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暴动越狱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监管秩序。监狱、劳改队、看守所等监管场所的任务是看管、教育、改造罪犯。为了保证监管场所的正常秩序,国家对罪犯的出狱(包括出劳改队、看守所等)作了严格的规定。暴动越狱即违反监管规定,采用暴力手段从监狱逃跑,使监管场所的正常监管秩序受到侵扰。对这种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首要分子的组织、策划、指挥下,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地使用暴力而共同越狱的行为。所谓越狱,是指逃离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劳动改造队、拘役所、看守所等羁押场所。在押解中、执行死刑的刑场以及参观、学习、劳动等地方进行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地采用暴力的方法共同逃跑,也应视为本罪的越狱。所谓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地使用暴力共同越狱,是指在首要分子的组织、策划、指挥下,进行密谋策划,相互勾结、串通,认真准备、分工而决意采用暴力进行集体越狱。至于暴力,则通常表现为杀伤、杀害监管人员,抢夺枪支、弹药、交通工具,砸毁监舍门窗等方式。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由在监狱、劳改队等关押场所的罪犯构成。其他人员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对于个别监管人员为越狱的罪犯提供帮助或方便条件的,应按暴动越狱罪的共犯处理。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基于故意,并且具有通过暴动越狱的行为以达到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本罪为必要共同犯罪,但其不要求行为人都出于相同的动机,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在与他人一起共同实行有组织、有预谋、有汁划的暴动越狱行为而仍决意实施的,即可构成本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暴力取证罪?
构成暴力取证罪要件: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限为司法工作人员,不具有该身份的人不构成本罪;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司法秩序和证人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实施了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
2020.05.14 116 -
越狱是否构成犯罪
是犯罪。无罪的人越狱都算犯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越狱是构成犯罪的,触犯刑法脱逃罪、组织越狱罪。即使是被错判入狱,也应当经过合法的程序改判撤销,如果确实是错判,还可以申请国家赔偿;而不能自行越狱。
2020.03.01 423 -
暴动越狱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暴动越狱或者聚众持械劫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组织越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3.17 178
-
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暴动越狱罪?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监管秩序。监狱、劳改队、看守所等监管场所的任务是看管、、改造罪犯。为了保证监管场所的正常秩序,国家对罪犯的出狱(包括出劳改队、看守所等)作了严格的规定。暴动越狱即违反监
2022-09-28 15,340 -
构成暴动越狱罪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基于故意,并且具有通过暴动越狱的行为以达到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本罪为必要共同犯罪,但其不要求行为人都出于相同的动机,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在与他人一起共同实行有组织、有预谋、有汁划的暴
2022-08-11 15,340 -
现在暴动越狱罪构成是如何的?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监管秩序。监狱、劳改队、看守所等监管场所的任务是看管、教育、改造罪犯。为了保证监管场所的正常秩序,国家对罪犯的出狱(包括出劳改队、看守所等)作了严格的规定。暴动越狱即违反监管规
2022-08-10 15,340 -
暴动越狱罪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监管秩序。监狱、劳改队、看守所等监管场所的任务是看管、教育、改造罪犯。为了保证监管场所的正常秩序,国家对罪犯的出狱(包括出劳改队、看守所等)作了严格的规定。暴动越狱即
2022-03-15 15,340
-
01:07
原配暴打小三是否构成犯罪
原配暴打小三是否构成犯罪需视情况而定: 1、原配打小三,如果明显不构成轻伤的或者经法医鉴定不构成轻伤的一般不构成犯罪,按照治安案件处罚,可能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如果原配打小三,经鉴定达到法定的轻伤、重伤标准,涉嫌故意伤害罪。
17,081 2022.10.16 -
01:09
如何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961 2022.10.08 -
01:30
如何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导致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致人受害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有私有财产遭受重大的损失,有关部门会依法被追究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
1,17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