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辞职违约金标准是多少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新劳动法辞职违约金标准是:如果合同双方对违约金有约定,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如果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违约金一般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劳动合同法》第25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第二十一条,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只允许在两种情况下,让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培训费用时可以约定违约金,并且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劳动者因第38条的情形辞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辞职违约金的标准是,不能超过当事人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如果劳动者违反服务期或者竞业限制的规定的,需要向公司支付违约金。具体的违约金的数额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
新劳动法规定辞职的违约金多少?
新劳动法辞职违约金标准是:如果合同双方对违约金有约定,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如果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违约金一般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2020.08.21 184 -
辞职违约金上限是多少钱
关于辞职违约金的规定如下: 1、辞职违约金只允许劳动者在两种情况下承担违约金,除提供培训费和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规定外,用人单位不得同意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2、用人单位在为劳动者提供培训费时,可以约定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
2022.04.14 686 -
从五年劳动合同辞职违约金是多少
五年劳动合同辞职违约金: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只需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
2020.09.15 208
-
最新劳动法辞职违约金是多少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以下情况,才有违约金。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
2022-04-01 15,340 -
新劳动法中辞职违约金一般是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2-03-28 15,340 -
新劳动法辞职违约金一般是多少人民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以下情况,才有违约金。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
2022-04-01 15,340 -
求最新劳动合同法辞职违约金标准
你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存在的问题: 1、试用期过长,将近一年,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2、劳动合同法生效,对于违约金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只有在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才能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并违约金的数
2022-04-20 15,340
-
01:06
劳动法急辞工扣钱标准劳动法未规定急辞工的扣钱标准。急辞工的扣钱标准应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作出规定,劳动者未按照法律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的标准应当按照实际损失进行确定。劳动者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在提前三十
5,198 2022.04.17 -
00:49
逾期交房违约金标准是多少关于房屋逾期交付的违约金,法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的生活中,往往购房者和开发商会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时候进行约定。一般会约定达到怎样的条件就交付房屋,如果开发商延迟交付,那么每天需要承担多少元的违约金。双方达成的这样的约定是有效的,受
457 2022.04.17 -
01:01
就业合同违约金金额标准是多少就业合同违约金金额一般情况下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来承担违约责任。如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人民法院应当
827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