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共同借款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共同借款人在银行贷款业务中普遍存在。一般来说,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一栏签字的是共同借款人。最典型的是,在住房抵押贷款中,夫妻或房屋的共同买受人作为共同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相关个人贷款制度明确规定,共同借款人可以是所购房屋的共有人,也可以是符合贷款要求的其他自然人。房屋共有人作为共同借款人,由于共有人和共同借款人的趋同性,很容易理解。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其他自然人也会成为共同借款人。
根据《合同法》第196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合同法》将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根据《民法典》第667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共同借款人在银行贷款业务中普遍存在,一般而言在借款合同中借款人一栏共同签字的即为共同借款人。 共同借款人可以是所购买房屋的共有权人,也可以是符合贷款要求的其他自然人。房屋的共有权人作为共同借款人,由于其共有权人与共同借款人的趋同性,较好理解。但其他自然人由于各种因素,也会作为共同借款人。
法院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标准是只要是不能举证是属于一方的债务就属于共同债务。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中的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的一个认定原则就是要“共债共签”,意思就是,夫妻共同债务必须是夫妻共同签署才能认可,只有夫妻一方所负债务是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当然,如果是单方所负的债务,但是事后另一方认可了,那么也是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
-
个人婚内借款如何认定为共同债务
个人婚内借款认定为共同债务的有: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
2021.01.20 117 -
如何认定借款是夫妻共同债务
认定借款是夫妻共同债务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双方共同签订借款协议或一方签订后,另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以及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的借款,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021.02.09 130 -
婚内借款如何认定为共同债务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
2021.02.10 97
-
如何认定共同借款人
打了借条,把出借人的钱借走了,这个人就是借款人。认定夫妻共同债务,就要看借的钱是不是用于家庭生活或者家庭经营,只要是这样的事实,而且又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借的钱,就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022-08-04 15,340 -
借款合同如何认定
确定贷款合同有效性的方式:符合合同主体合格、协议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规定、真实意义的贷款合同依法生效。即贷款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提供相应的贷款。
2021-12-22 15,340 -
共同借款人如何脱责?
债权人主动同意承担债务时,共同借款人可以责任。债务人为二人以上的,按照确定的份额分担义务。第八十七条规定,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
2021-07-13 15,340 -
名义借款人与实际借款人不同该如何认定
名义借款人与实际借款人不同时,应当由名义借款人偿还债务。由于借款合同的当事人是名义借款人和贷款人,名义借款人有义务按照合同偿还债务,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2021-11-24 15,340
-
01:20
离婚共同财产如何认定
首先,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的共同财产范畴的部分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双方对其有平等的处理权。我国民法典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工资、奖金
928 2022.04.17 -
01:54
如何认定夫妻共同财产
如何认定夫妻共同财产?我们国家实行婚后所得共同制,也就是说,只要是婚后取得的,原则上就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个人财产没例外,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也有一些具体的列明,它包括:工资奖金,无论谁的工资奖金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后一方或双方它的生产经营
4,714 2022.04.17 -
01:09
个人借款的合同如何订立
个人借款的合同的订立如下: 1、根据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2、为保证出借人的借款能顺利收回,正规的借条应包含如下内容:借款人姓名加身份证号码能印证出借款人的唯一性;出借人;借款金额;出借用途;写明借
425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