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十五条是怎样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未经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企业兼职。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第二十六条国家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对企业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当利益,不得侵占、挪用企业资产,不得超越职权或者违反程序决定企业重大事项,不得有其他侵害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二条规定是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是为保障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确定工会的权利与义务,发挥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是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
2020.12.19 2,26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二条规定是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是为保障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确定工会的权利与义务,发
2021.12.13 2,45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是,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
2022.06.08 7,0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四十二条?
企业改制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准确界定和核实资产,客观、公正地确定资产的价值。企业改制涉及以企业的实物、、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折算为国有资本出资或者股份的,应当按照规定对折价
2022-09-08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十八条是怎样规定的?
管理人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聘用必要的工作人员。管理人的报酬由人民法院确定。会议对管理人的报酬有异议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
2022-09-05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39条是怎样规定的?
本法所称企业改制是指:(一)国有独资企业改为;(二)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或者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三)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改为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2022-09-08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50条是怎样规定的?
资产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受托评估有关资产,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评估执业准则,独立、客观、公正地对受托评估的资产进行评估。资产评估机构应当对其出具的评估报告负责。
2022-09-08 15,340
-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659 2022.04.17 -
0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次修订实行的时间为现行的教育法是2015年实施的。具体如下:公国现行的《教育法》是2015年12月27日修订的,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
3,792 2022.04.17 -
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为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该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5,83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