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贷款算不算诈骗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单位不得构成贷款欺诈罪。贷款欺诈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属于一般主体。贷款欺诈,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使用虚假经济合同、使用虚假证明文件、使用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超出抵押价值重复担保或以其他方式、欺诈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大量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但是单位不属于一般主体,所以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构成贷款诈骗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贷款还不起算贷款诈骗罪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区别贷款诈骗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在认定贷款诈骗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贷款诈骗罪论处。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也很复杂,如有的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动,使营利计
2020.02.07 166 -
单位不构成贷款诈骗罪吗
单位不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行为人构成贷款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2020.02.22 166 -
离婚后贷款算不算诈骗
办假离婚贷款算诈骗,前提是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利用假离婚,实施了欺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数额较大贷款的行为。法律规定,行为人构成贷款诈骗罪的,法院可以对其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五
2020.08.02 169
-
贷款不还算不算诈骗罪
在认定贷款诈骗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贷款诈骗罪论处。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也很复杂,如有的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动,使营利计划无法实现不能按
2021-04-30 15,340 -
贷款不还算不算诈骗
在认定贷款诈骗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贷款诈骗罪论处。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也很复杂,如有的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动,使营利计划无法实现不能按
2022-05-11 15,340 -
贷款诈骗是算单位犯罪吗
1、贷款诈骗罪并不属于单位犯罪,一般主体也可以构成该罪。《刑法》对于该罪具体的处罚措施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
2022-07-19 15,340 -
欠贷款一千块钱算不算贷款诈骗罪
1、如果没有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则这是普通的民事纠纷,债权人应当向法院起诉。 2、胜诉之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3、债务人名
2022-06-26 15,340
-
01:30
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区别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有以下区别: 1、主观不同。骗取贷款罪是在金融机构贷款时隐瞒贷款用途或者虚构事实来满足贷款条件,但主观上仍有归还贷款目的;贷款诈骗罪通过虚假合同等方式诈骗贷款,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主体不同。骗取贷款罪主体可以
2,561 2022.11.21 -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63 2022.04.17 -
01:09
诈骗多少钱算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算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依法应被判处三
1,7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