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隐私权是什么违法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侵犯个人隐私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后果严重涉刑事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民事侵权的,被侵犯隐私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侵犯个人隐私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后果严重涉刑事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民事侵权的,被侵犯隐私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侵犯他人隐私权属于民事侵权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还会构成刑事犯罪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9条至102条的规定,公民享有充分的隐私权,包括个人的姓名,荣誉,肖像等等,这些都属于公民的隐私权,他人不得侵犯。
-
侵犯他人隐私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隐私权属于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违法行为。法律规定,对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11.30 424 -
侵犯隐私权是违法行为么
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般是属于侵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不构成刑事责任。 不过也不能说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就一律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刑,侵犯隐私权达到法定条件构成犯罪 民事责任,被
2021.01.26 189 -
侵犯公民隐私权是什么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隐私权属于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违法行为。侵犯个人隐私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后果严重涉刑事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民事侵权的,被侵犯隐私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
2020.01.03 478
-
侵犯他人隐私权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侵犯个人隐私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后果严重涉刑事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民事侵权的,被侵犯隐私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2022-06-07 15,340 -
侵犯他人隐私权哪些行为算是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隐私权是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违法行为。法律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1-11-03 15,340 -
什么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侵犯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
2022-04-20 15,340 -
侵犯他人隐私行为
关于侵犯他人隐私,例如:如果你是侮辱别人、故意捏造事实,侵犯别人的隐私,这些行为法律上称之为侵犯名誉权,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损害赔偿、赔礼道歉。如果你捏造事
2022-04-18 15,340
-
01:00
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判
行为人实施了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犯罪行为,会怎么判需要根据其触犯的具体的罪名来分析。比如,如果侵犯个人隐私,同时满足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话,就触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2,714 2022.04.17 -
01:07
侵犯隐私权如何起诉
侵犯隐私权起诉,只要有明确的被告,那么就可以直接以侵权之诉起诉。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
1,926 2022.04.17 -
01:20
侵犯隐私权赔偿多少钱
隐私权的赔偿数额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法律已经明确规定,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具体如下: 受害人有权请求加害人停止对其侵害的行为。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比如,加害人正在把受害人的隐私生活领域,进行宣扬传播等,当出现这
2,5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