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罚没财物罪司法解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对不法将罚没财物使用权转付给个人的定性处理有的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将罚没的计算机、摩托、汽车等交付个人使用,既未正式过户给个人。也未称正式分配给个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凡属大面积地或持续而长期地将此罚没财物私分个人长期使用,且任随个人处置或带回家私用者,此类情况,其虽无所有权之名,但已有所有权之实,对此单位,可以考虑以私分罚没财物罪论罪; (2)凡属偶尔私分部分罚没财物给部分职工使朋,或虽然是大面积地调拨私人使用,但主要作为公家配发给个人的办公用品使用者,不宜按私分罚没财物罪定性处理,而宜按一般行政违法处理。 (二)要注意将单位的集体私分罚没财物行为,与个别负责人或个别经手人私下贪污罚没财物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应按贪污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触犯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被处罚金。如果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把应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用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那要按前款规定处罚。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法院的判刑为:犯此罪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私分罚没财物罪
触犯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被处罚金。如果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把应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用单位名
2020.10.17 372 -
走私废物罪司法解释
走私废物罪司法解释: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废物或者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危险性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分别或者合计达到一吨以上不满五吨的;(二
2020.06.12 248 -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认定,私分罚没财物罪怎么判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可以认定为构成私分罚没财物罪。该罪的判刑是: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
2020.08.24 129
-
司法解释规定私分罚没财物罪量刑标准
法院对于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最新量刑标准为,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罪侵犯的是职责的廉洁性和国
2022-06-05 15,340 -
司法解释私分罚没财物罪的范围与标准有哪些
1、如果数额较大的,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的,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
2022-11-05 15,340 -
毁坏公私财物罪司法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故意破坏公私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故意破坏公私财产,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021-12-13 15,340 -
破坏公私财物罪司法解释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
2022-10-29 15,340
-
01:07
非法经营罪司法解释非法经营罪一般指的是违反国家的规定,并出现以下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情节严重的,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导致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其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
3,608 2022.04.12 -
01:1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法条及司法解释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过失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与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相比,行为人并不是故意,而是过失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该种属于危害公
1,901 2022.04.17 -
00:53
夫妻共同财产司法解释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是指在夫妻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所得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共同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且双方对其所持有的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根据《民法典》关于共同财产的相关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
2,77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