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犯罪对象的界定解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犯罪对象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因徇私舞弊未移交的刑事案件。《高法》、《高检》的司法解释对本罪定的罪名为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实际上,《刑法》第402条并没有说明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刑事案件,而只是指出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实际上,能够追究刑事责任的,只能是犯罪分子,而不能是民事案件。因此,我们认为,本罪的犯罪对象应当是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的,即使将一个案件的案卷材料和部分犯罪分子移送司法机关,但不移交其他涉嫌对象,情节严重的,仍构成本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犯罪对象应当是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由于徇私舞弊而未移交的刑事案件。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实际上,能够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只能是犯罪人,而不可能是民事案件。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犯主体是什么简析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是行政执法人员,具体是指在国家公安、工商、税务、海关、检疫等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公务人员。
2020.06.11 129 -
徇私舞弊罪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怎么认定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量刑处罚: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9.02 123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事案件罪的分类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处罚标准: 1、行政执法人员佝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指行政执法人员询
2022.04.15 202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犯罪对象的界定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高法”、“高检”的司法解释对本罪定的罪名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事实上,《刑
2022-06-25 15,340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犯罪对象的界定是如何样的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情、私利,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2022-07-29 15,340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怎么认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界限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怎么认定?区分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两罪都是特殊主体,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1)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后罪的主
2022-04-28 15,340 -
如何界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区分本罪与国家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的界限。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知道,而是因为业务知识和经验不足,或者调查研究不足,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维方法简单片面,导致认知偏差,即使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一般也不构成犯罪。
2021-11-29 15,340
-
01:07
私营舞弊罪怎么判
严格意义上说,我国没有营私舞弊罪,但是对于营私舞弊的行为,我国刑法有徇私舞弊罪进行规制。徇私舞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对明知是无罪的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
1,593 2022.04.17 -
01:02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但犯罪对象不一定会受到损害。 2、犯罪客体决定了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不一定能够决定犯罪性质。 3、犯罪客体是构成任何犯罪的必要要件,但犯罪对象则不是构成任何犯罪
335 2022.05.13 -
01:02
刑事案件中对方不谅解怎么办
在刑事案件中,取得被害人谅解,有助于在审判阶段减刑被告人的量刑,但对方不谅解,则无法发挥该作用。被告人案发后,对被害人积极进行赔偿,并认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犯罪情节轻微,取得被害人谅解的,亦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不需判
4,37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