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邪教致人重伤罪的刑事处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为人构成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既遂的,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触犯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是指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的行为。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有哪些惩罚
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的惩罚,包括三点: 1、一般情况下,会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同时并处罚金; 2、如果存在特别严重情节,会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同时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3、如果是较轻情节,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2022.12.02 129 -
刑事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怎么惩罚处罚
利用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的量刑有三种情形: 1、犯此罪,对当事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若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
2020.01.19 92 -
刑事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怎么量刑处罚?
利用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的量刑有三种情形: 1、犯此罪,对当事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若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
2022.12.02 72
-
组织邪教致人重伤的处罚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应当立案。本罪是结果犯,本罪的立案标准要求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行为人实施了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的行为。 二是发
2022-07-03 15,340 -
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既遂的处罚?
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既遂的处罚: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是指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的行为
2023-08-11 15,340 -
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的量刑
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的量刑规定为: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该罪是依照组织、利用
2023-08-04 15,340 -
犯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如何处罚?
新刑法对组织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的量刑标准: 1、犯此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
2023-01-15 15,340
-
01:00
组织卖淫罪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组织卖淫罪的处罚标准为: 行为人强迫或者组织他人实施卖淫的,依法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作罚金处罚;因组织卖淫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行为人财产。 行为人如
2,702 2022.04.17 -
01:12
组织卖淫罪怎么处罚
组织卖淫罪,是指以招募、雇佣、引诱、容留、介绍等手段,管理、控制多人从事卖淫活动,本罪侵犯客体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本罪的犯罪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组织他人卖淫的犯罪分子,构成组织卖淫罪的,一
434 2023.08.10 -
01:09
撞人逃逸致人重伤怎么处罚
撞人逃逸致人重伤涉嫌交通肇事罪,处罚会根据情节以及造成的后果来确定。具体如下: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肇事者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1,61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