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令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为人合法持有一把发令枪的,一般不会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会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5、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抢劫枪支罪判刑标准是:抢劫枪支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劫枪支是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夺取枪支行为。如果行为人是出于抢劫财物的目的,而抢劫的是枪支的,构成抢劫罪。无论是公共场所、荒郊野外,拦路抢劫、入室抢劫,还是空中、海上,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
枪支判定标准是什么?
凡是制式枪支、弹药,无论是否能够完成击发动作,一律认定为枪支、弹药。凡是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包括自制、改制枪支),一律认定为枪支。对能够装填制式弹药,但因缺少个别零件或锈蚀不能完成击发,经加装相关零件或除锈后能够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
2020.03.17 701 -
盗窃枪支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
盗窃枪支罪的最新判刑标准: 1、犯盗窃枪支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达到严重程度的,则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020.03.18 101 -
对拒传、假传军令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对于构成拒传、假传军令罪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对其进行判刑处罚适用的具体标准为: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8.28 173
-
持枪打架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
2023-06-14 15,340 -
持枪抢劫判刑标准是什么
一、持枪抢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1、持枪抢劫罪的量刑标准是:行为人持枪并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法律依据:
2023-04-11 15,340 -
抢夺枪支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1、抢夺枪支罪判刑标准的规定: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情形的,则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
2022-06-28 15,340 -
抢夺枪支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2022-11-20 15,340
-
01:21
轻伤判定的标准是什么
轻伤判定的标准依据是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该标准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受害人身体不同位置受到伤害,有不同的轻伤标准,包括颅脑、脊髓损伤,面部、耳廓损伤,听器听力损伤
94,904 2022.04.17 -
00:50
开枪打人怎么判刑
开枪打人判刑如下:1、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
4,127 2022.04.17 -
01:10
判断医疗过失的标准是什么
医疗过失行为的表现主要分为医疗机构的过失和医务人员的过失。判断医疗过失的一般标准为: 1、医方在从事医疗、护理行为时,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和有关诊疗、护理规范,或者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 2、医疗设备陈旧,
1,64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