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怀孕期保护的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女职工保护规定》,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实行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妇女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增加产假3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怀孕期间如何保护女职工的权益?
如果孕期女职工的权益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有下列保护的方法:与用人单位协商;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或者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及时地向人民法院
2020.10.06 154 -
女职工孕期保护
女职工怀孕期间单位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从事高强度及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即使双方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顺延至产后一年,才能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但女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
2020.02.04 152 -
女职工的怀孕期间的特殊劳动保护
女职工在孕期内可享有下列特殊的劳动保护: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
2020.06.27 186
-
怀孕女职工权益保护的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
2023-06-03 15,340 -
女职工怀孕保护方法女职工怀孕保护有哪些
女职工怀孕期保护包括以下几种: 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9条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双方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顺延至产后一年,
2022-04-16 15,340 -
女职工怀孕期间的孕期劳动保护
女职工孕期的特殊劳动保护: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
2021-12-30 15,340 -
孕期女职工保护的规定
孕期女职工保护的规定主要是: 1、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2、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3、对怀孕7个月
2022-11-30 15,340
-
01:36
女方怀孕期间是否能离婚女方怀孕期间能离婚吗?这首先要看你们是协议离婚还是去法院诉讼离婚,如果是双方协议离婚,不受怀孕限制,只要双方自愿对财产和将来预期这个孩子有个具体的约定或者是对孩子不做约定,是对财产有约定,那么同样可以去民政局领取离婚证,这可以办。但如果协商
1,322 2022.04.17 -
01:15
女方在怀孕期间能离婚吗女方可以要求离婚。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女方怀孕的情况下,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的或是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男方提出的离婚请求是需要受理的,这样是可以离婚的,而且双方签订的怀孕期间离婚协议书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男方到人民法院提出
1,068 2022.04.17 -
01:18
女方怀孕离婚的程序女方怀孕的离婚程序有两种。第一种是自愿协议离婚,其程序如下: 1、离婚双方订立离婚协议。 2、双方前往离婚登记处办理离婚登记。办理离婚登记时需要提交双方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离婚协议等资料。 3、离婚登记机关审查后,向双方核发离婚证。 4
1,52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