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有歧义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据有歧义,双方可以同意重写一份没有歧义的借据,以避免纠纷。如因借歧义已发生纠纷,可按下列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根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本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每个文本使用的单词和句子的推定具有相同的含义。文本中使用的单词和句子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和诚信原则进行解释。 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根据使用的单词、行为的性质、目的、习惯和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条有歧义,双方可以协议重新写一份不具有歧义的借条,避免发生纠纷。如果因借歧义已经产生了纠纷的可按以下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
合同条款有歧义怎么办
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认为本合同存在歧义的,甲、乙双方对本合同条款的解释不同,可以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处理。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质量、价格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如果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根据有关规定或交
2021.02.10 235 -
合同条款有歧义怎么办
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认为本合同存在歧义的,甲、乙双方对本合同条款的解释不同,可以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处理。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质量、价格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如果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根据有关规定或交
2022.04.15 2,571 -
合同有歧义怎么办
合同理解有歧义的办法:一般情况下,可以补充约定。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协议补充的,可以根据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认,仍不能确认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进行确认。
2021.02.10 214
-
借条有歧义应该怎么解决
借条尽量简洁明了,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比如:A借B一万元。这样的语言无法明确是谁向谁借钱,应当用“借给”而不是“借”,没有明确方向性。
2022-08-10 15,340 -
合同条款有些歧义怎么办?
合同条款具有歧义的,按照词句结合相关条款等方法来确定其具体的意思表示含义。如果是词句不一致的,结合全部合同内容进行解释;如果是文字不同,意思相同的,将其解释为同种含义。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
2022-07-02 15,340 -
合同条款中有歧义怎么办
合同条款具有歧义的,按照词句结合相关条款等方法来确定其具体的意思表示含义。如果是词句不一致的,结合全部合同内容进行解释;如果是文字不同,意思相同的,将其解释为同种含义。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
2022-07-03 15,340 -
合同条款有重大歧义怎么办?
合同条款具有歧义的,按照词句结合相关条款等方法来确定其具体的意思表示含义。如果是词句不一致的,结合全部合同内容进行解释;如果是文字不同,意思相同的,将其解释为同种含义。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
2022-07-01 15,340
-
01:20
没有借条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民间借贷合同是实践合同,因此,只有双方已经交付了借款,这时候合同才会成立生效。因此,欠条和借条都是证明合同成立的关键证据。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也就是出借人,想要向人民法院主张自己的债权的,必须向受案的人
3,350 2022.04.15 -
01:12
没有借条借钱不还怎么办
没有借条,借钱不还有两种方式: 1、首先可以进行协商沟通,要求对方还钱。 2、如果没办法协商一致,那么可以委托律师向对方发律师函,对欠钱的一方起到催告和警示的作用,催促对方把钱尽快还完和承担违约责任。但律师函不能对其进行强制执行,对方还是没
3,498 2023.01.04 -
01:32
借钱没写借条怎么办
首先,借钱时要求对方写借条,就是出借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最佳方式。因为在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法院都会根据借条这类的债权凭证,作出相应的判决。但是,如果在借钱的时候没有写借条,出借人想要追回借款的,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可以
2,54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