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在境外行贿的情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是在我国的现行刑法原条文中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国有单位”在立法上进行扩大解释,将国家工作人员扩大解释为包括外国公职人员,而将国有单位扩大为包括外国和国际公共机构。 二是采用单行刑法或是刑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补充规定。”我们认为,第一种模式通过牵强解释以扩大贿赂犯罪的范围,这显然是不够科学的。我国刑法第93条明确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该规定与我国国体、政体紧密相关,“国家工作人员”只能指大陆地区的公职人员,甚至不能包含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公职人员。将“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单位”进行扩充解释明显扭曲了字面含义,违背了刑法解释的原则。此外,此种模式仅扩大了贿赂的对象范围,其他要件诸如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和法定刑均保持不变,这显然不能满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各项要求,例如《公约》以“不正当好处”为贿赂范围,这与我国刑法中的贿赂范围尚有很大差距。但自1997年修订刑法典之后,我国已不再通过单行刑法设置犯罪与刑罚。而刑法修正案兼具修改补充功能和增设新罪功能,既能对刑法典中已有内容的缺漏或不完备之处加以补正或完备,又能针对社会上新出现的刑法典未规定为犯罪的严重危害行为,通过颁布刑法修正案的方式将之规定为犯罪。”因此,以修正案模式与《公约》进行协调完善,既能够及时回应国际立法的要求,又保持了刑法体系的完整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是为了规范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的行为,便于外国企业或者个人以设立合伙企业的方式在中国境内投资,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而制定的法律。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被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有不准入境情况;非法居留和就业;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
外国人在什么情形下可以遣送出境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 1、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 2、不准入境; 3、非法居留、非法就业; 4、违反法律规定,需要遣送出境的;自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得入境。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在中
2022.04.15 507 -
-
外国人限期出境的情形是什么
外国人限期出境的情形: 1、外国人在我国境内非法居留的; 2、为在签证准予停留的期限内或者居留证件的有效期内出境的; 3、未依法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返回中国的签证,或未向边防检查站缴销居留证件的。
2020.11.13 316
-
国有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形式及影响
1992年以来,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出现了持续不断的热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加强监管,《证券法》第238条作出如下规定:“境内企业直接或者间接到境外发行证券或者将其证券在境外上市交易,必须经国务院证券
2022-02-15 15,340 -
国有企业境外投资流程
为加强国资委监督管理,规范区属国有企业投资活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海淀区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审批报告备案制度的暂行规定(试行)》,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国资委代表区政府履行
2022-08-09 15,340 -
外国人被遣送出境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 (一)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 (二)有不准入境情形的; (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 (四)
2022-06-22 15,340 -
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流程是怎样的, 企业在境外上市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1.前期准备:了解并理顺公司股权结构,规划好财务税收,提前咨询和培训境外法律、会计及具体实施等方面的知识和工作,企业做好规范性调整。2.开展境外上市流程尽职调查:企业整理好内部有效合规资料,进行尽职调
2022-03-18 15,340
-
01:07
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财物,是指现金和实物,包括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假借促销费、宣传、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
2,620 2022.05.11 -
01:21
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除外情形有哪些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的原因,造成债权人损害的,债权人有权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即债权人有代位权。 行使债权人代位权的除外情形包括: 该债权因身份或特定关系形成的债权,是由于法律规定而形成,具有“当事人亲自行使,不能代
541 2022.04.17 -
01:14
在境外侵权如何索赔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但当事人有共同经常居所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侵权行为发生后,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法律的,按照其协议。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
1,27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