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最新立案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22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根据相关规定,对于诈骗行为并非一律认为构成诈骗罪,这点与抢劫罪不同。其中对实际的诈骗数额作出了要求,也就是这里说的立案标准。在实施诈骗的情况下,一般涉及到的数额达到了3000元的,那么此时才会以诈骗罪来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诈骗罪2020最新立案标准
2020年最新诈骗案的立案标准应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均可立案。不同的地区因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可能会有差别,一般财物在三千元以上可能就达到了立案标准。同时,对不同的标的进行诈骗成立不同的罪,立案标准也会不同,比如有合同诈骗
2022.04.12 1,537 -
诈骗罪2021最新立案标准
诈骗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多次诈骗的立案标准是:第一、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金额五千元到两万元以上;第二、直接负责的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诈骗所得
2021.02.08 1,180 -
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最新
具备事实要件是法律责任要件公安机关才予以立案。事实要件包括犯罪嫌疑人实施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构成中骗取对方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还包括合同诈骗侵害了对方的财产权和国家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管理。法律责任要件有行为人故意实施合同诈骗,具
2021.03.31 626
-
最新诈骗罪立案标准
《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
2021-04-17 15,340 -
诈骗罪最新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11年关于诈骗罪的司法解释,以及黑龙江省高法和省高检在2011年的通知规定,黑龙江省诈骗罪的追究标准为五千元起。“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2022-03-15 15,340 -
2018最新诈骗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产2000元以上的,属于大额;个人诈骗公私财
2021-11-29 15,340 -
诈骗罪最新立案标准2020
一、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
2022-08-23 15,340
-
01:43
诈骗罪最新立案标准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侵占为目的,用虚构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和手段,骗取较大数额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公私财物指的是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财物。但是对于某些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由于其没有侵犯或者不限于侵犯公私财物
1,332 2022.04.17 -
01:14
个人诈骗罪最新立案标准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对行为人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是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是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1,097 2020.12.23 -
01:12
保险诈骗罪最新立案标准
如果犯罪嫌疑人是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就构成了保险诈骗罪。比如: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保险标的,或者将不合格的标的伪称为合格的标的,
1,24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