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合同纠纷人民法院二审判决了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规定,二审判决确实有问题,在审理程序、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错误的,当事人可以申请进入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有权在二审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再审被驳回后,案件确实存在事实不清、法律适用错误及程序问题,当事人仍然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发生合同纠纷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责任进行判决,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确定。二审作出判决需要根据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在法律规定程序做进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应当根据买卖合同纠纷的具体情况作出判决。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二审的结果的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依法改判、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无论作出何种处理,第二审人民法院都应当以事实为依据。
-
合同纠纷二审不服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解决
无论是合同纠纷,还是其他纠纷的审判均为二审终审制,在二审判决作出时,判决就生效了。如果当事人认为判决裁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或者原审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
2020.04.27 198 -
买卖合同纠纷二审如何判决
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确定。二审作出判决需要根据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在法律规定程序做进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应当根据买卖合同纠纷的具体情况作出判决。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二审的结果的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依法改判、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无论
2022.04.13 830 -
工程合同纠纷不服法院判决怎么办
发生纠纷的时候要是走到司法解决这一步,要是对于法院的判决结果你不满意的,你可以在第一次收到法院寄给你的判决书的那一天开始,十五天之内向该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准备好上诉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复印好份数。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时间,这份判决已
2022.04.12 470
-
二审因合同纠纷一审不判怎么办
无论是合同纠纷,还是其他纠纷的审判均为二审终审制,在二审判决作出时,判决就生效了。如果当事人认为判决裁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或者原审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
2022-06-07 15,340 -
在一审判决之下,二审人民法院如何审理房产纠纷
二审人民法院对一审判决的处理:1。原判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2、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3、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改
2021-11-02 15,340 -
房产纠纷二审法院会判决吗
房产纠纷二审是否会改判是根据原审的审理情况来判断的。如果原审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适用法律错误,是应当改判的。如果原审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是不用改判的。
2022-06-10 15,340 -
民事纠纷不服法院判决怎么办
民事纠纷不服法院判决可以提起上诉,或向检察院申请监督。
2022-03-28 15,340
-
01:12
因合同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法吗合同纠纷是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纠纷。具体而言,其适用有以下几类:1、因民法典等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2、因经济法、
1,377 2022.04.15 -
01:07
一般合同纠纷用二审吗一般合同纠纷是否二审,需要看当事人是否认同一审判决,如果认同一审判决的,就可以不提起上诉,一审判决生效,此时就不需要进行二审;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上诉,此时才需要进行二审。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当事人
1,473 2022.04.15 -
01:07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诉讼解决。其中合同纠纷的调解,指的是当事人双方自愿在第三者也就是调解的人的主持之下,在查明了事实及分清是非的基础之上,由第三者即调解人对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双方进行说明和劝导,促使双方互谅互让,以达成和解的协
9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