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迫写借条应该怎样举证,哪些借条属于法院不支持的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下列借条属于法院不支持的(一)过期借条。从法律上讲,没有借条过期的说法,只有过了诉讼时效的说法。正常的债权债务关系有2年的诉讼时效,过了诉讼时效,法院将不予支持。但在2年内,只要债权人主张过债权,诉讼时效就将重新计算。如果当事人能证明自己曾多次向对方讨要借款,诉讼时效未过,可以到法院起诉。(二)赌桌借条。因赌博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实际上是以合法的借条形式来掩盖违法的实质,这种借贷关系不应受法律支持和保护。 (四)传销入会费。介绍别人加入传销组织,为收取入会费让别人打下的借条,名义上是借款,实际上双方之间不存在合法、正常的民间借贷关系,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不受法律保护。 (四)撕毁的借条。被撕毁的借条作为证据存在重大瑕疵,其效力不能等同书证原件,可采信度较低,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五)借条复印件。只持有借条复印件,不能与借条原件进行核对的确认借款真实性,且被告对借条不予认可的,法院不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法院不支持的借条包括:有一方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转贷而订立的借条;使用以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而订立的借条;无资质的放贷人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提供借款而订立的借条;以及一方明知对方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而与对方订立的借条等。
要是一方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逼迫另一方写下借条或者在事先写好的借条上面签字,这种情况下该借条也是会被认定为无效。此时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借条。
-
怎样举证被胁迫写下借条
1、被胁迫写下借条后,要及时向警方报案留底,报案记录可以作为证据; 2、与对方沟通,找第三人在旁边作证,证明自己是被胁迫的; 3、与对方接触时随身携带轻便录音录像设备,受到胁迫时可及时拍录取证。
2021.04.04 274 -
哪些借条法院不支持的
借条是证明借贷关系发生直接凭证,是债权人主张权利的重要凭证。但是,有些情况下,债权人凭借条讨债却不会得到法律支持: 1、借款用途不合法; 2、超过诉讼时效; 3、借贷合同无效;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借款; 5、借条形式的分手费; 6、有借条
2021.02.05 109 -
哪些借条法院不支持?
法院不支持的借条有:借款用途不合法;超过诉讼时效;借贷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借款;借条形式的分手费;有借条但没有实际支付借款;高利贷利息超过法律规定部分。
2020.12.23 189
-
哪些借条属于法院不支持的?
(一)过期借条。从法律上讲,没有借条过期的说法,只有过了诉讼时效的说法。正常的债权债务关系有2年的诉讼时效,过了诉讼时效,法院将不予支持。但在2年内,只要债权人主张过债权,诉讼时效就将重新计算。如果当
2021-08-01 15,340 -
被逼迫写借条举证方法是什么
被逼迫写借条举证方法如下:(一)被胁迫写下借条后,要及时向警方报案留底,报案记录可以作为证据。(二)与对方沟通,找第三人在旁边作证,证明自己是被胁迫的;(三)与对方接触时随身携带轻便录音录像设备,受到
2022-07-02 15,340 -
哪些借条法院不支持:支持借条的法律有哪些
下列借条法院不支持:一方收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订立的借条;通过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订立的借条;不合格贷款人盈利为目的向公众提供贷款订立的借条;以及一方知道对方贷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并
2021-11-07 15,340 -
怎样举证被胁迫写下借条
1、被胁迫写下借条后,要及时向警方报案留底,报案记录可以作为证据。 2、与对方沟通,找第三人在旁边作证,证明自己是被胁迫的 3、与对方接触时随身携带轻便录音录像设备,受到胁迫时可及时拍录取证。
2022-06-24 15,340
-
01:17
民间借钱该怎样写借条借条一般包含以下几点: 1、标题要明确借条的性质,与正文之间不留空行 2、借款用途需明确注明,以防止借款人用其他理由进行抗辩。 3、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交付借款,最好在借条中注明借款人的银行账号。 4、出借人的全名及与之对应的身份证记载一
1,850 2022.04.17 -
01:35
被强迫写下借条怎么办被强迫写下借条时,当事人应当及时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举报出借方存在强迫交易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可以主动行使撤销权,在一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司法机关撤销借款合同;如果对方向自己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借款的,当事人可以积极应诉,要求对方证明确
893 2022.04.17 -
01:42
拿借条应该怎么样去法院起诉如果借款人在承诺的还款到期之后,债权人可以随时向借钱人进行电话或上门催收,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或者催收无进展,债权人可以直接凭借借条、或欠条或借款合同等凭证和转款的银行流水、收据等交付凭证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及起诉,起诉时需要向人民法院
1,36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