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报名或者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赔偿劳动者的损失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没有缴纳、没有足额缴纳、没有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 (一)赔偿劳动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业保险金损失。 (二)承担应当由生育基金支付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费用。 (三)承担工伤保险费有关的罚款、滞纳金等费用。 (四)承担基本养老保险有关的罚款等费用。 (五)赔偿给劳动者造成的其它费用。 如因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致使不能及时转移档案而影响劳动者重新就业的工资损失等等。 如果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劳动者要求赔偿损失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因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除违反服务期或者违反竞业限制应当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约定由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也不能够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费中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承担。
-
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者要求扣押劳动者财物吗
不可以。用人单位招录劳动者时,不得扣押和收取以下物件: (1)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 (2)用人单位不得以担保名义向劳动者收取各类押金,如工作服押金、劳动违约风险押金等; (3)用人单位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
2020.02.06 169 -
劳动者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情形
1、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3、劳动合同由于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的而
2020.11.14 168
-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要求赔偿单位的损失吗?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没有缴纳、没有足额缴纳、没有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 (一)赔偿劳动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业保险金损失。 (二)承担应当由生育基金支付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费用。 (三
2022-04-09 15,340 -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 劳动者可以要求赔偿单位的损失吗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没有缴纳、没有足额缴纳、没有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 (一)赔偿劳动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业保险金损失。 (二)承担应当由生育基金支付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费用。 (三
2022-04-09 15,340 -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可以要求赔偿劳动者的损失吗?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没有缴纳、没有足额缴纳、没有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 (一)赔偿劳动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业保险金损失。 (二)承担应当由生育基金支付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费用。 (三
2022-04-13 15,340 -
劳动者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一、本案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也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已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加班又未支付加班工资,又严重违反法律规定。根据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支付
2022-05-09 15,340
-
00:59
用人单位违法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公司辞退员工必须要具备法定的情形,经过法定的程序,否则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不具备法定理由,不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的,都是
1,978 2022.04.17 -
00:47
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是什么意思
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意思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因为经济补偿是有法律规定的,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符合法定情形的,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不符合法定情形的,无需支付经济
1,708 2022.05.11 -
01:03
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下: 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 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3,99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