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而未用是否构成挪用公款,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挪而未用涉嫌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分三种情形: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只要构成以上三种之一就构成本罪,至于挪了之后具体是否使用在所不问。例如:挪用100万放在家里保险柜,超过三个月未还即涉嫌本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挪而未用符合条件的构成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尚未使用仍然构成挪用公款罪。认定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关键并不在于其是否实际使用了该公款,而在于公款的所有权中的使用权和占有权是否受到了侵犯。虽然没有实际使用,但是该公款已经脱离了单位的实际控制,单位对该公款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实际上已经受到了侵犯,对挪用公款罪的客体的侵犯已经完成。
-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要看挪用的数额的多少,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可能涉嫌挪用资金罪。挪用私企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较大的,涉嫌挪用资金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4.15 316 -
挪用公款罪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为他人揽储,如果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且挪用数额较大、用于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可构成挪用公款罪。构成该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则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11.30 240 -
挪用两万公款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两万公款的,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不会对其判刑。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
2020.06.01 215
-
挪而未用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挪而未用符合条件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首先
2022-12-03 15,340 -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如果金融机构是擅自改变资金流向,违反国家规定的运用资金,从而为他人揽储的,很可能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挪用公款罪 商业银行、证券交
2022-10-18 15,340 -
挪用两万公款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挪用公款的起算点也有一定的差异,在以两万元作为起算点的地区,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
2022-05-31 15,340 -
挪用公款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2021-06-10 15,340
-
00:54
挪用公款如何定罪
挪用公款罪的判刑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
1,315 2022.04.17 -
00:52
挪用公款如何量刑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罪以行为人挪用5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如果行为人进行了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法院可能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刑期可以达到五年以上。在司法实践中,案发前归还本息全部或者部分的
1,018 2022.04.17 -
01:04
挪用公款如何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
610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