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会有什么后果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而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不当得利超过了一定数额构成刑事犯罪,根据法律规定,不当得利拒不返还的可以构成侵占罪,将他人财务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两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而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 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不当得利超过了一定数额构成刑事犯罪,根据法律规定,不当得利拒不返还的可以构成侵占罪,将他人财务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两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不当得利有什么后果?
1、在不当得利之债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与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他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的不同; 3、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
2021.03.27 170 -
新民法对不当得利的规定是什么
新民法典对不当得利的规定是: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等。
2022.05.09 231 -
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有什么
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如下: 1、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不
2021.01.13 155
-
不当得利会有什么后果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而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
2023-07-28 15,340 -
不当得利怎么判刑,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对于不当得利的行为人一般可以按照侵占罪的标准进行判刑处罚。我国《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023-06-15 15,340 -
什么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
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后果: 1、在不当得利之债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与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他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
2021-03-11 15,340 -
不当得利有什么后果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而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
2023-08-05 15,340
-
01:41
不当得利债权人是什么意思
不当得利的债权人是指,在债务人无法律上的原因受财产利益的情况下,利益受损害的人。不当得利方应负返还的义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的构成应有四个要件:1、一方受有财产利益;2、另一方受有财产损害;3、一方受益与另一方受损之间存有因果关系;
1,549 2022.04.15 -
01:39
监狱减刑最新规定是什么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针对被判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有良好表现,且确实有悔改或有立功的记录,为了表示一定鼓励,会有相关的减刑制度,以便罪犯提早被释放,具体的监狱减刑规定如下: 1、确实有悔改表观的,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
1,556 2022.04.17 -
01:14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关于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凡是以虚构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并涉嫌妨害到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管制,并予以罚金处罚;导致严重的情节,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28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