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如何采取强制措施追讨欠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 需要明确是存在能力却故意逃避执行,还是确实没有财产可执行。 2. 如果确实没有财产可执行,则不能适用刑法中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第313条),也不能被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更不能受到司法拘留。 3. 只有存在能力却拒不执行的情况才能进行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或刑罚。根据《刑法》第313条,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的法院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4.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2条,对于拒不履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的人,可以进行罚款或拘留。 5.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4条,对于妨害民事诉讼行为者,拘留期限为15天。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民事诉讼法》第102条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者,可以进行罚款、拘留。 《民事诉讼法》第104条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者,拘留期限为15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民事诉讼法》第221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但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得超过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包括帐号,帐户、来往帐目和存款余额。冻结,是人民法院为了确保法律文书所确认权利的实现,不准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支取、转移。划拨,是将被执行人在银行的存款强制转让给权利人的措施。 (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2条有关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有权扣留被执行人的工资、奖金、存款、有价证券及其他合法收入,交给权利人。有关单位按人民法院执行通知书的要求,有义务协助从被执行人收入中取出扣留部分交人民法院或权利人,此措施适用于公民个人金钱的执行。 (3)查封、扣押、冻结、变实、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3条有关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此措施适用于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形财产的执行。查封是一项临时性措施,把被执行人的财产贴上人民法院封条,就地封存,不准任何人使用、转移或处分。扣押是一项临时性措施,把被执行人的财产送到人民法院指定的场所或就地保存,禁止任何人使用、处分或转移。查封、扣押不改变财产的所有权,其目的是促使被执行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交有关单位拍卖、变卖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变卖是指强制将被执行人的财产,委托商店等部门代为出卖或收购,以所得现金偿还权利人。拍卖,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已查封、扣押的财产,用公开的方式,让买受人用竞争的方法出价,确定买卖关系,将所得现金偿还权利人。拍卖是实现财产换价的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方法。对于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物品,则应交有关部门按国家价格收购,即不适用拍卖也不适用变卖。 (4)搜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7条的有关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瞒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地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采敢搜查措施是民事执行中最严厉的一种,目的在于查获当事人隐匿的财产以使生效法律文书得到执行。搜查只能在被执行人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时进行,且有隐匿财产的行为。如果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查封、扣押,并足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即使被执行人有隐藏财产的行为,也不得对被执行人实行搜查。 (5)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和票证。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8条有关规定,人民法院执行员可传唤双方当事人当面交付或者由执行员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拒不交出的,强制执行。 (6)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此措施可以适用于买卖房屋、解除房屋租赁关系、宅基地纠纷和土地使用纠纷。 (7)强制被执行人完成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但不允许对被执行人施以人身强制,如婚姻案件法律文书指定被执行人变更或放弃子女的监护权,交付子女的行为不能作直接强制,可以通过其他执行方式。 (8)强制被执行人交付迟延履行金或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2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支付迟延履行金或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由被执行人与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一并履行。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的,强制执行。 (9)继续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在采用上述几项强制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由其继续履行义务。有两种情况不适用继续执行: (1)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宣告破产还债,未得到清偿的债务不再清偿。 (2)公民因丧失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人民法院应裁定终结执行。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2、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3、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
-
法院能否对哺乳期妇女采取强制措施
法院能对哺乳期妇女采取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对于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属于强制措施之一。
2020.09.12 158 -
拒绝还款法院强制措施是如何规定的
债务人拒绝还款法院强制措施的规定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2020.04.05 141
-
拒不执行强制措施有哪些, 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后如何处理
一、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强制措施(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民事诉讼法》第221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
2022-02-28 15,340 -
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强制措施,怎么办?
(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民事诉讼法》第221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
2021-03-16 15,340 -
人民法院如何采取强制措施实现抚养费判决?
在法院进入强制程序时,当事人通常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请。根据执行工作规定第十九条,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和民事制裁决定书,可以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直接执行。这意味着,
2024-11-07 15,340 -
法院如何采取强制措施实现遗产执行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被继承人在生前欠下债务的,其遗产将用于偿还债务。如果被继承人的遗产不足以偿还债务,法院将强制执行遗产,并按照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或遗赠的规定进行分配。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
2024-11-05 15,340
-
00:55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对法院判决不服的信访方式如下: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
13,266 2022.04.12 -
00:53
对方坐牢如何追讨欠债如果债务人在监狱服刑,债权人追讨债权的,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债务人有担保人的,如果是一般担保,如能证明债务人确实无偿还能力的,也可以向一般保证人追偿; 2、如果债务有连带责任保证人的,可以要求连带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向其主张债权; 3
562 2022.11.21 -
00:55
法院只判了份额无法强制执行法院只判了份额无法强制执行。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不了的,如果属于被执行人无财产的,可终止执行,视情况再恢复执行。如果属于执行不力的,权利人可以申请执行异议,要求法院重新执行判决。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再做出裁定。 《中华人民
3,66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