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拘役的期限是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1年。这样规定,是因为拘役是一种轻刑,刑期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如果刑期太长,就失去了轻刑的意义,且会与有期徒刑相混同;如果刑期太短,又较难起到惩罚和教育改造犯罪分子和预防犯罪的作用,且容易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行政拘留相混同。刑法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分子实际执行拘役开始计算。对于虽已作出拘役判决,但犯罪分子尚未交付公安机关执行的,还不能算判决执行之日,不能开始计算刑期。同时规定,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判决执行之前犯罪分子被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剥夺人身自由措施的,应当羁押一日折抵拘役刑期一日。以上就是对管制拘役的期限介绍,需要注意虽然同是刑事处罚,但管制与拘役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实践中,要是在判刑之前就先行被羁押了的话,如果日后被判管制,那羁押一日可以折抵管制二日,但如果是被判拘役的话,那此时羁押一日可以折抵拘役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四条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拘役的期限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因此犯罪分子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的,其期限是在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其中犯罪分子一个人犯数罪,被人民法院数罪并罚的,其期限最高不能超过1年的。拘役的刑期是从判决执行
2022.04.13 668 -
拘役的期限是多久
首先我们要明白,拘役是我国刑法的主刑之一,作为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它的刑法程度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大家熟悉的著名音乐人高某某犯危险驾驶罪,就是被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拘役的期限为1个
2020.05.16 167 -
拘役的期限是多久?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拘役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1、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2、服刑期间,被处拘役者每月可回家1至2天,参加劳动者还可酌量发给报酬; 3、拘役期满后再犯罪,不构成累犯。
2022.04.14 218
-
拘役的期限是多久?
中国的刑罚包括五种主要刑罚和三种附加刑罚。主要刑罚包括:控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拘役作为刑法的主要刑罚之一,由人民法院判决,在公安机关执行。对于犯罪情节不是很严重的案件,判处几个月的拘役
2021-12-31 15,340 -
拘役的期限是多久
根据《刑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
2022-05-13 15,340 -
拘役的期限是多久?
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时不得超过1年。
2022-09-07 15,340 -
拘役期限是多久?
根据刑法第42条和第69条的有关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根据刑法第69条规定,数罪并罚拘役不超过1年。 刑法第
2022-07-10 15,340
-
01:15
拘役的期限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拘役的时间期限一般是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因此人民法院在判处犯罪人以拘役刑罚的时候,一般会将犯罪人的刑期控制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则由公安机关就近进行执行,与此同时,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人员每月可以回家
15,777 2022.04.17 -
01:12
拘役缓刑期限
根据我国《刑法》的明确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范围在原判拘役期限以上,一年以下。但是,如果原判少于两个月的,考验期应当为两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缓刑期间,罪犯应当服从监管,遵纪守法,并且根据考察机关的要求,定期向其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
2,005 2022.04.15 -
01:03
刑拘期限有多久
刑事拘留属于侦查阶段,拘留的期限最长37天。期满后,相关机关将根据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强制措施,比如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等。 刑事拘留之后,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应当自
2,08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