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主体相对性指的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其实债权的相对性源自于债权的固有特性。即债权人的请求权仅针对到期债权有效,且只对特定债务人发生效力。按照性质的不同,我们一般将债权的相对性分成三个方面来理解:即债权主体的相对性、债权内容的相对性以及债权责任的相对性。
债的主体具有相对性,是指债权人的请求权只对特定的债务人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债权人只能对特定的债务人主张自己所享有的债权,而不能像除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主张债权。
-
债的主体具有相对性是什么意思呢
债的主体具有相对性,是指债权人的请求权只对特定的债务人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债权人只能对特定的债务人主张自己所享有的债权,而不能像除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主张债权。
2021.03.23 155 -
债的主体具有相对性是什么意思呢?
债的主体具有相对性,是指债权人的请求权只对特定的债务人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债权人只能对特定的债务人主张自己所享有的债权,而不能像除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主张债权。
2021.04.03 124 -
债的客体具有什么相对性
债的客体具有相对性。债的客体也称债的标的,是指债务人依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应为或不应为的特定行为。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
2021.04.27 479
-
“债主体符合相对性”具有什么意思
债务主体是相对的,是指债权人的请求权只对特定债务人有效。也就是说债权人只能对特定的债务人主张自己所享有的债权,除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不能主张债权。
2021-11-22 15,340 -
债的客体是否具有相对性
债的客体具有相对性。债的客体也称债的标的,是指债务人依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应为或不应为的特定行为。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
2022-06-08 15,340 -
与债主相对的叫什么
1、叫债务人。 2、债务人通常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在财务会计学的术语中,债务人是指欠别人钱的实体或个人。 3、简单地说,债务人也可以理解成是买方,而对应
2022-06-23 15,340 -
合同相对性指的是哪些
所谓合同的相对性,就是指合同只对缔约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该原则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其他人不得请求享有合同上的权利; 其二,除合同当事
2022-06-16 15,340
-
01:12
行贿罪的主体是什么行贿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也就是说,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行贿罪的主体。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即为年满16周岁。行贿罪的主体,指的是行贿罪的犯罪主体,也就是可以犯行贿罪的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所谓行
1,461 2022.04.15 -
01:04
相对不起诉是什么意思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法律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就是说,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审查后,发现符合法定情形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的
6,071 2022.05.11 -
00:56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10,9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