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工被发现了该如何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国家法律对用人单位不能使用的规定用于制约用人单位,是为了保护童工,义务方是用人单位,如违反,将惩罚用人单位,父母或者其他允许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仍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处以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处以罚款:(一)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童工的;(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三)职业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四)单位或者个人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出具假证明的。对使用童工的单位,给予从重处罚,具体罚款标准由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本条其余各项罚款标准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罚款一律上交国库。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发现工厂用童工的处理方式如下: (一)使用童工从事营利性生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二)使用童工从事家庭服务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300~600元; (三)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罚款300~600元; (四)为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如果发现被网络诈骗了,当事人应当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向公安机关提供所有能提供的线索,保存好所有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资料、联系方式等,积极配合并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
-
发现工厂用童工该怎么处理
工厂童工的处理方法如下: 1、使用童工从事营利性生产劳动的,每次使用童工,罚款600~1200元; 2、使用童工从事家庭服务劳动的,每次使用童工,罚款300~600元;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儿童做童工,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罚款300
2022.06.17 477 -
发现虚假诉讼该如何办
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虚假诉讼案件过程中,发现人民法院审判、执行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可以将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反贪、反渎部门处理;对实施虚假诉讼的当事人、代理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涉嫌犯罪的,检察机关依法及时将案件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2020.11.18 112 -
合同签了发现被骗了该怎么办
合同签了发现被骗了可以主张合同无效,并且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情节严重的,还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1.03.02 113
-
童工被发现了怎么办?
国家法律对用人单位不能使用的规定用于制约用人单位,是为了保护童工,义务方是用人单位,如违反,将惩罚用人单位,父母或者其他允许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仍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处以
2022-08-31 15,340 -
童工被发现了怎么样办
国家法律对用人单位不能使用的规定用于制约用人单位,是为了保护童工,义务方是用人单位,如违反,将惩罚用人单位,父母或者其他允许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仍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处以
2022-08-26 15,340 -
被童工发现怎么办?
国家法律对用人单位不能使用的规定用于制约用人单位,是为了保护童工,义务方是用人单位,如违反,将惩罚用人单位,父母或者其他允许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做童工,经批评仍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处以
2022-08-31 15,340 -
雇佣童工发现童工如何处理
劳动法明确规定,单位是不得使用童工的。匿名投诉一般不起作用,需要实名投诉的话才会进行调查,如果有明确证据证明使用童工,匿名投诉也是可以的。 《使用童工罚款标准的规定》 第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适用本规定
2022-03-28 15,340
-
01:16
被车撞了误工费该如何算
误工费是受害人的具体损失和间接损失,按照差额赔偿法计算具体赔偿数额,即,因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减少了多少实际收入,就赔偿多少误工费。误工费的计算公式是:受害人的日均收入乘以受害人误工的天数。 受害人在向肇事人主张误工费时应注意:1、即使达到法
1,806 2022.04.17 -
00:54
期房开发商跑了应该如何办
期房开发商跑了,购房者首先弄清楚房屋的权属。即使开发商破产跑路,购房者在有些情况下,仍然可以按照程序向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证。购房者可以先到工商管理行政部门查询商品房开发企业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注销。如果已经注销,购房者可以凭工商部门出具
536 2022.05.18 -
01:34
如果签合同发现上当了怎么办
虽然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成立之后就会生效,但是并不是所有成立的合同,都能够具有完整的法律效力。严格意义上,签订合同时候发现上当,包括以下情形:1、第一种就是被欺诈的情形,也就是说,对方当事人以虚假的身份或者能力表示,导致自己相信他的虚假权利外观
1,30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