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共同是否可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离婚时,夫妻双方需要对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债权债务的分配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一致后签署离婚协议。对于协商无果的情况,可以书写诉状后上诉人们法院。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离婚双方共同抚养权是否可行一、抚养权的确定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5、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6、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7、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8、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二、离婚夫妻能否共同抚养子女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共同抚养子女的做法,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采纳,但目前并无法律法规等明文规定。离婚时,一般情况下是一方拥有孩子的抚养权,另一方拥有孩子的探视权,但法律未做明确性强制性规定。离婚双方共同抚养权是否可行从司法实践中来说看,这种情况时极少的,但若夫妻双方就抚养事项达成一致,这种情形也是被允许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双方有共同债务是否可以离婚
双方有共同债务可以离婚。有共同债务离婚的,双方要共同承担债务的偿还责任。 离婚时要先用夫妻共同财产来偿还债务,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的,则双方需要协商共同债务如何分割;如果协商不成的,则需要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判决如何分割。
2021.02.08 109 -
离婚孩子是否可以双方共同抚养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共同拥有。但必须在协议书上明写清楚。双方离婚后,在不影响孩子生活的情况下,可以协商轮流抚养。对于孩子抚养问题,法院判决都是从能否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 离婚诉讼离婚的程序如下: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
2022.08.09 195 -
-
离婚双方双方共同抚养孩子是否可行
离婚双方共同抚养孩子可行,夫妻双方协议约定共同抚养子女,但是要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而且要由双方协商确定,共同抚养的方式和时间等由当事人双方约定。
2022-06-09 15,340 -
离婚双方共同抚养孩子是否可行
离婚双方共同抚养孩子可行,夫妻双方协议约定共同抚养子女,但是要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而且要由双方协商确定,共同抚养的方式和时间等由当事人双方约定。
2022-06-06 15,340 -
婚后债务是否可以双方共同承担
婚后债务是否双方共同承担,应视具体情形而定。如果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则双方共同承担。如果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则由该方承担,配偶不承担该债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
2022-06-03 15,340 -
双方合同是否有效,双方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
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是无效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条款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注意: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
2022-07-21 15,340
-
02:01
离婚是否需要双方同意离婚不一定要求夫妻双方都同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的途径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其中,协议离婚适用于夫妻双方均自愿离婚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和子女的抚养权归属等问题的解决,并
3,876 2022.05.11 -
00:48
双方可以共同拥有孩子的抚养权吗离婚的时候,男女双方是可以协商共同拥有孩子的抚养权的。如果男女双方是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离婚,那么双方可以在离婚协议之中明确孩子的抚养权归两人共同所有。如果男女双方无法协商一致,那么可以向法院起诉。在法院裁判的时候也会考虑男女双方的意愿,如果
1,737 2022.05.11 -
01:19
债务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吗夫妻需要共同承担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连带责任指数个债务人就同一债务,各负全部给付的一种责任形式。债权人可对债务人中的一人
1,25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