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协商离婚的情况下打欠条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提出损害赔偿,并在离婚协议中确定下来,对于没有支付的损害赔偿金可以以欠条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是要注意在欠条中明确表达清楚欠款的性质和数额就可以了。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欠条的情况下可以起诉。具体情况如下:债务不还的,可选择起诉,前提是有证据,且在诉讼时效内;证据包括借据、录音、付款凭证等;还款日期注明的,诉讼时效自到期起两年内,没有还款日期的,可随时要求还款;法院判决后,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也可以拘留债务人恶意拖欠的。
在没有欠条的情况下可以立案,只要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就可以立案,起诉的法定条件为,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
哪些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也叫'双方自愿离婚”(以区别于诉讼离婚), 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达成离婚合意并通过婚姻登记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准予协议离婚登记的法定条件是: 1、办理了结婚登记; 2、双方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申请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应是自
2021.01.18 120 -
什么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
如下情况可以协议离婚: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离婚协议书;亲自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了离婚登记;双方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具备合法婚姻关系等。
2021.01.14 283 -
什么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
申请协议离婚的条件: 1、夫妻双方有进行合法的结婚登记; 2、夫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协议离婚; 3、协商达成一致; 4、签订了书面离婚协议,协议书中载明了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
2021.01.01 218
-
哪些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哪些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
离婚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
2022-04-18 15,340 -
可以协议离婚什么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
(1)申请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办理过结婚登记的合法婚姻关系当事人,如果是非法同居,事实婚姻当事人均无条件提出登记离婚,因此,凡无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的登记离婚申请人,婚姻登记机关均不受理。 (
2022-07-24 15,340 -
在协商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可以起诉离婚吗什么情况下法院会判决离婚
在协商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可以起诉离婚离婚的法定条件是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
2022-01-19 15,340 -
可以离婚吗?什么情况下离婚协议可以无效
首先,离婚协议生效的前提必须是双方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对于人身关系的约定,即是否同意离婚的约定,是不能用书面契约来约束的,即法律不会干涉当事人之间是否同意离婚的意思表示反复更改,但一旦当事人进行了
2022-10-05 15,340
-
01:57
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离婚
没有强制离婚这种说法,夫妻离婚有两种,一是协商离婚,二是起诉离婚。起诉离婚的话,就需要提供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法院会根据夫妻是否感情破裂,作出相应的判决。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
2,487 2022.04.17 -
01:11
什么样情况下可以起诉离婚
什么样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起诉离婚的。根据婚姻法所倡导的婚姻自由原则,起诉离婚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只要婚姻当事人觉得生活的不幸福,随时可以起诉离婚。法院在判决是否准许离婚前,均需对双方进行调解。只有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法院才会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
1,017 2022.04.15 -
01:12
什么情况下离婚债务可以一方负责
离婚时,夫妻不仅需要分割共同财产,而且需要分配夫妻共同债务。而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就需要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就算婚姻关系已经结束,负债的双方仍然要以自己的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因此,必须区分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规
1,41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