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工资不给可以找警察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 员工遇到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直接报警,但是处理效率较低;建议员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被拖欠工资的员工最好是采取以下措施: 找老板协商。为节省时间跟精力,建议可以先试试直接找老板协商解决。 找劳动部门投诉。投诉时,一般是找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后,由其责令老板及时支付工资。 找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员工被找借口拖欠工资,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追讨工资,将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一旦离职的话,就要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老板拖欠工资,不需要直接找警察,而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或者劳动仲裁部门进行主张。劳动者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
欠钱不还找警察可以吗
欠钱不还可以找警察,但是警察可能只会进行调解不会立案,因为欠款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的案件是刑事案件,对于欠款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处理。
2021.10.18 880 -
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吗?
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 员工遇到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直接报警,但是处理效率较低;建议员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2020.06.16 148 -
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吗
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但是如果没有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报警作用不大,可以选择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或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警方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04.09 191
-
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吗
老板欠工资不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和老板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报警,民警只会让双方协商,但构成拒不支付
2022-06-08 15,340 -
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吗?
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请求给付。同时申请财产保全,胜诉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2022-10-22 15,340 -
拖欠工资可以通过找警察讨回来吗
单位拖欠工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解决: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
2022-07-06 15,340 -
拖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吗
老板一直拖欠工资不给的处理办法是: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提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起诉,拖欠工资构成犯罪的,可以报警;未构成犯罪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讨要工资: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调解组织
2022-06-28 15,340
-
01:23
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吗
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员工遇到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直接报警,但是处理效率较低;建议员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无需上交费用,也不用请律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
6,982 2022.04.17 -
01:15
老板拖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吗
老板拖欠工资不给报警是没有用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如果劳动者选择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的,需要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和能证明劳动关系
2,124 2022.04.17 -
00:47
欠钱不还找不到人可以报警吗
欠钱不还找不到人一般不可以报警。欠钱不还的情形,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不可以报警处理。但当事人对于债务纠纷可以协商解决,协商无法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
1,9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