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期间合同是否还要履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诉讼期间如果法院未裁定合同无效的,当事人还需要履行合同,而被人民法院裁定合同无效后,就不需要履行合同。 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诉讼期间是否要继续履行合同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诉讼期间如果法院未裁定合同无效的,当事人还需要履行合同,而被人民法院裁定合同无效后,就不需要履行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诉讼期间合同如果未被宣告无效的需要继续履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
-
诉讼期间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诉讼期间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分情况而定。若是民事诉讼,在诉讼期间,法院对于合同纠纷还未作出裁决,双方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尚未清晰明了,民事合同应该要暂时中止;但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诉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要执行的,如果不履行属于违约行为。因合
2022.04.13 650 -
诉讼期间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诉讼期间,如果法院还未裁定合同无效的,当事人还需要履行合同。只有被人民法院裁定合同无效后,就不需要履行合同。但是,以下情形在诉讼期间可以不履行合同: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
2021.03.04 116 -
民法典中诉讼期间合同是否需要继续履行
《民法典》中诉讼期间合同还未由法院做最终判决的,需要继续履行。但是,合同出现以下情形,当事人可以不用履行: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2021.01.23 96
-
诉讼期间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同无效时可以。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存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的除外。在诉讼期间如果法院未裁定合同无效的,当事人
2022-05-29 15,340 -
诉讼期间能否暂停履行合同
你的问题诉讼期间能否暂停履行合同,相关回答和解释如下 你这里提到的判决,应该是指民事案件的判决。民事案在法院宣判以后,败诉方放弃了上诉,或在规定的时间内(民事案为15天)没能提起上诉,判决就生效了。对
2022-08-21 15,340 -
合同在诉讼期间继续履行是否是合法
1、合同在诉讼期间,在合同有效的情形下,应继续履行合同。 2、根据《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
2022-10-13 15,340 -
合同诉讼期间争议合同履行还需要继续吗诉讼期限是多久
1、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2
2022-06-13 15,340
-
01:43
履行中的合同诉讼期限怎么确定诉讼时效,是一种法律制度,它规定的是确认法律文书和法律事实发生或消失法律效力的时间范围。设定诉讼时效,不是保护债务人,而是促使债权人积极、主动行使债权,从而确保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民事案件千差万别,因此,具体到各个案件,
1,336 2022.04.17 -
01:21
不履行合同是否算合同诈骗大家好,我是法师兄的特邀律师田雯。不履行合同是否属于合同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不履行合同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拒绝履行,即合同一方当事人对对方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二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客观上已不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法律禁止该合同义
1,614 2022.04.17 -
01:23
合同履行完毕是否能解除合同履行完毕后,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全部完成,不用再进行解除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债务已经履行; 2、债务相互抵销; 3、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4、债权人免除债务; 5、债权债务同归于一
659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