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贩卖烟草犯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法经营香烟是违法犯罪行为。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实行垄断经营、统一管理的制度。倒卖烟草专卖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倒卖的烟草专卖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以罚款。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前款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三十五条,倒卖烟草专卖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倒卖的烟草专卖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烟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前款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违法。 烟草在我国是实行管制的商品,要经营烟草的需要取得烟草的经营资格,如果未取得资格从事烟草经营的,会构成无证经营,会受到相应的行政或者刑事处罚。持有烟草零售许可证无权从事批发业务。
私人买卖烟草犯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二十九条:无准运证或者超过准运证规定的数量托运或者自运烟草专卖品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可以按照查获地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上年度烟叶平均收购价格的百分之七十收购违法运输的烟叶,按照市场批发价格的百分之七十收购违法运输的除烟叶外的其他烟草专卖品;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和违法所得。
-
私人可以贩卖烟草吗
私人不可以贩卖烟草,未经审批贩卖香烟属于非法经营行为,需要接受行政处罚,数额较大的涉嫌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涉及到非法经营罪的问题。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 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
2021.12.12 4,603 -
烟草法贩卖烟草的处罚
行为人非法贩卖烟草情节严重的会触犯刑法的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的情形主要有: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非法经营卷烟二十万支以上;曾经因为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三年内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店,并且贩卖数额
2022.04.12 3,177 -
贩卖烟草
50条以上烟草是国家专卖、特许经营。因此倒卖都是违法行为,但没有达到一定的情节,一般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以行政处分为主。烟草专卖是指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实行垄断经营、统一管理的制度。倒卖烟草专卖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2020.02.09 512
-
贩卖烟草犯法吗,贩卖私烟怎么量刑
无烟专卖零售许可证经营烟草产品零售业务,属于违法行为。情节较轻者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情节较严重者应追究刑事责任。无烟专卖零售许可证经营烟草产品零售业务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下令停止经营烟草产品零售业
2021-10-12 15,340 -
行为人私自贩卖烟草属于犯罪吗
私自贩卖烟草,有下列情节,即构成犯罪.非法经营金额超过5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2万元;2、非法经营20多万支卷烟;3、.三年内因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受到二次以上行政处罚,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金额超过三万
2022-01-05 15,340 -
私自贩卖烟草是什么罪
涉嫌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
2022-03-19 15,340 -
私自贩卖烟草怎么处罚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
2022-03-19 15,340
-
01:28
种植烟草自己抽犯法吗种植烟草自己抽不犯法。法律对私人种植烟草没有禁止性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烟叶收购计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部门根据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的计划下达,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烟草公司或者其委托单位应当与烟叶种植者签订烟叶收购合同。烟叶收购合
11,226 2022.04.17 -
00:59
自己种烟叶犯法吗自己种烟叶不犯法。 因为目前我国并没有通过法律,对私人种植烟草作出任何禁止性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法》规定,烟叶一般是指,生产烟草制品所需要的烤烟和名晾烟,名晾烟的名录通常会让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没有列入名晾晒名录的其
12,452 2022.04.17 -
01:01
犯烟草非法经营罪量刑标准非法经营烟草的行为,涉嫌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烟草,是指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等许可证明,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