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合同签订与离职时间问题的探讨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没有签署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无法自行选择立即终止雇佣关系。这是因为,如果存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际劳动关系持续了至少一个月以上,那么该种劳动关系就会受到我国相关法律的严格保护。 如果想要单方面结束这种劳动关系,就必须在事先30天以书面形式向对方发出通知。只有这样,才能合法地解除劳动关系。在这期间,还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其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的请求。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劳动合同期内,或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无缘由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获得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支付赔偿款,则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权利。
需要区分是否在试用期。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的订立时间及相关问题
劳动合同的订立时间的要求: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0.01.28 113 -
探讨劳动仲裁中关于立案标准的问题
劳动仲裁案件,立案标准如下: 1、申请人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3、有具体的申请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
2020.09.19 227 -
劳动合同签订时间是否与合同有关
劳动合同签约时间与入职时间不一定一致。劳动合同签订时间与劳动者实际入职时间不一致的,双方劳动关系建立时间以劳动者实际入职时间为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
2020.11.24 139
-
标题:关于劳动合同计时计件的相关问题探讨
在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度转为计件工资制度时,如果没有得到劳动者本人明确的同意,可能涉嫌违反《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结构的变动,必须经过劳动者本人明确同意方可进行调整。 在大多数劳动合同中,都会对具体的
2024-11-17 15,340 -
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关于提前离职赔偿的问题
在劳动合同期内,或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无缘由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获得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3-06-17 15,340 -
劳动合同签订与工资支付关系探讨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并不一定会产生双倍工资的补偿责任。如果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首次雇佣之日起一个月内仍未签署合同,且双方能够按照规定期限内完成合同签订程序,则无需承担双倍工资的赔偿责任。 如果逾期未能
2024-11-06 15,340 -
问题是关于签署劳动合同的时间长度。
在雇佣关系中,劳动合同的签约期限是由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自由商议并决定的。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及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形式。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4-11-10 15,340
-
00:58
入职两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入职两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要从用工满1个月的第二天,到满一年的前一天,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需要从用工那天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没有跟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那么需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并且需要跟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
6,250 2022.05.11 -
01:00
劳动合同需要注意的问题
劳动合同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要知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同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
1,562 2022.04.17 -
01:28
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劳动者在公司上班期间,公司如果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则公司自用工当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的,公司应该向劳动者支付
3,5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