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吗?如何撤销?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赠与合同的赠与财产权利未转移的,赠与人可以任意撤销,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除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存在下列情形是可以撤销的: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的情形;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情形;法定其他情形。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赠与合同的赠与人行使撤销权,可以直接向受赠人提出撤销,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赠与。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民法典》规定,撤销赠与合同实行方式是:赠与财产权利未转移的,赠与人可以通知或向法院或向仲裁机构申请撤销,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除外;经过公证的在以下情形也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的;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法定其他情形。
-
-
赠与合同如何才可以撤销
1、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2、赠与的法定撤销,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
2021.02.18 139 -
赠与合同如何撤销
赠与合同的撤销流程如下: 1、赠与物转移之前,明确通知对方撤销赠与合同; 2、赠与物转移之前,通过默示的方式撤销赠与; 3、到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撤销权撤销赠与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赠与合同。 一、撤销权⾏使
2022.07.27 1,718
-
可以撤销赠与合同吗受赠人可以撤销遗产赠与合
在发生以下情形时,遗产赠与是可以撤销的: 1、受赠人不履行赠予合同约定的义务 一定的负担,接受一定的约束。而受赠人如果不按约定履行该负担的义务,是一种对自己诺言和对赠予人意愿的违背,从某种角度上讲,也
2022-05-05 15,340 -
赠与合同几年可以撤销合同可撤销吗
赠与合同一年内可以撤销。赠与人即使享有撤销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行使,法律规定的期间为一年,即从赠与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否则就丧失了撤销权,赠与财物就不得要回,而将永久的
2022-11-14 15,340 -
赠与合同如何才可以撤销
赠与合同可以撤销情形如下: 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或受赠人不按约定履行义务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合同; 2、受赠人实施违法行为而使赠与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
2022-06-09 15,340 -
赠与合同约定不得撤销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吗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单方承担义务的合同,因此赠与合同可以撤销。赠与合同的撤销可分为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两种。 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是指: 没有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可以依赠与人的意思任意撤销?如果赠与合同经公证机
2022-07-08 15,340
-
01:21
房屋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吗房屋赠与合同,如果涉及法定可以撤销的情形,当然可以撤销。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就包括了:1、一方存在胁迫的行为,导致赠与合同的订立;2、一方存在欺诈的行为,导致赠与合同的订立;3、赠与合同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4、赠与合同
2,279 2022.04.17 -
01:10
公证的赠与合同是否可以撤销公证的赠与合同,原则上不可以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在赠与财产交付或者登记前有权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得任意
859 2022.04.15 -
01:15
如何撤销合同想要撤销合同时,可以去到法院或者是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而得到的财产,要进行返还:没办法返还或者没必要返还的,那么要用折价补偿的方式。有过错方需要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损失,都有过错的,则要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撤销,即
2,34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