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考验期的时间应该如何计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规定,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 1、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 2、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 3、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并非免除刑事处罚,是否不执行刑事处罚,取决于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表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规定,撤销缓刑,执行刑罚; 4、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缓刑考验期的计算方式如下:被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不能少于二个月;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前拘留的,居留一日抵扣一日刑期。
缓刑考验期期限的计算: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缓刑考验期限,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
-
缓刑考验期应如何计算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2020.02.11 170 -
缓刑的考验期如何计算?
缓刑的考验期的计算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的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2020.05.06 113 -
缓刑的考验期如何计算
缓刑考试期限:拘役缓刑考试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试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一年。缓刑考试期限自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判决前被拘留的期限不计入缓刑考试期限。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拘留在
2022.04.14 211
-
缓刑考验期的时间如何计算
我国《》规定,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
2022-09-07 15,340 -
缓刑考验期期限应该如何计算
缓刑考验期期限的计算: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缓刑考验期限,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
2022-06-07 15,340 -
缓刑考验期的时间该怎样计算
我国《》规定,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
2022-09-07 15,340 -
缓刑考验期应当如何计算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⒈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
2022-06-26 15,340
-
00:51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缓刑考验期一般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被判处拘役
1,422 2022.04.17 -
01:22
刑事案件的期间如何计算
公安机关应当在受理举报、控告、举报、投案自首的刑事案件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经地或者市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60日。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
1,109 2022.04.15 -
01:28
数罪并罚是如何计算刑期的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9条规定,我国数罪并罚是采用混合原则,即对于数罪并罚的计算方式,存在多种。1、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及其他主刑并罚的,以及有期徒刑与拘役并罚的,采用吸收原则;也就是当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时,只执
2,36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