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自诉中的举证期限一般如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被告在提出答辩状时一并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
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一般是十五天,具体还是要根据案件的情况确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于自己提出的主张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人民法院会通过法定程序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核实。
-
民事诉讼中一般的举证期限是多长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2021.10.11 562 -
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的举证期限为十五日。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一般不超过七日。 证据
2023.02.17 863 -
刑事自诉案件的举证期限
刑事自诉案件的举证期限,人民法院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审案件提供新证据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日。自诉案件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得的证据,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及时调取。
2020.03.03 121
-
如何规定在民事诉讼中举证期限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
2022-11-07 15,340 -
刑事自诉案件举证期限是如何
1、刑事自诉案件的举证期限,人民法院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审案件提供新证据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日。 2、自诉案件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得的证据,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人民法院
2022-11-06 15,340 -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民事诉讼离不开证据,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而举证时限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诉讼中是否承担不利裁判风险的一个分界。 一般认为,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
2022-03-27 15,340 -
民事诉讼法举证期限如何规定,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
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2、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
2021-04-02 15,340
-
00:54
刑事拘留期限规定刑事拘留的期限规定,主要依据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一般刑事拘留的期限是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刑事拘留的期限最高达到37日。因此,我国刑事拘留的期限范围为3日到37日。具体来说,刑事拘
1,585 2022.04.17 -
01:07
医疗纠纷诉讼中要如何举证医疗纠纷诉讼中,原告以及被告都应当举证。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可以知道,医疗纠纷诉讼的举证责任主要包括下面两点: 第一,患者作为原告,应当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证明自己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医疗合同关系,同时接受了医
1,590 2022.04.17 -
01:38
刑诉法中的上诉期期限是多久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为十日,不服一审裁定的上诉期为五日,自接到判决书第二日开始计算。上诉期经过后,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当事人只能申请再审。 上诉的提起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分别是: 1、必须有法定的上诉
2,702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