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的行政特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违法性。违法性是行政不作为的本质特征。由于行政主体没有在法定期限或合理期限内履行其行政义务,所以,行政主体一旦被认定构成行政不作为,就意味着这种行政不作为必然违法,从理论上讲根本不存在合法的行政不作为,合法的行政行为必然不构成行政不作为。行政不作为在本质上是对其应该保护的法益的一种放弃,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因此,行政不作为只能是一种违法行为。2、消极性。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对其职权职责的放弃,客观上表现为怠于履行职责的消极性。行政不作为的消极性在主观上表现为行政主体对其行政职权的放弃,在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所承担的行政义务。3、程序性。判断行政主体的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最基本的是要看其是否启动并完成了行政程序。只要行政主体启动并完成了行政程序,行政主体的行为都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积极作为行为,不构成行政不作为。4、非强制性。行政作为一经作出就产生法律上的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相对人若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起诉,又不自动履行,行政主体可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行政不作为本身不具有明确设定义务或剥夺权利的内容,相对人没有履行义务的约束,不存在强制执行的效力。综合上面所说的,行政不作为的存在就是没有履行自己职责而让他人受到损失,但对于这种行为一般针对的就是国家的公务人员,只要没有履行办理好自己的事情,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作为一个国家的人员就应该要好好的为公民做事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执法的特点是:行政管理具有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行政行为具有单方意志性、强制性;行政内容具有具体性、明确性;行政程序要具有合法性、正当性。
-
行政机关的行政合同行为的特点是什么
行政合同,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某一行政管理目的,与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通过协商的方式,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协议。
2020.06.02 200 -
行政执法的特点
行政执法,就是指在实施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的目的的行政行为。具有以下特征:执法主体的法定性和国家代表性、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意志
2020.07.21 582 -
含有抽象行政行为特点的抽象行政行为有哪些
“抽象行政行为的特点: 1、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为。 2、是一种制定规则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为、一种制定规则的行为。行政规则则是抽象行政行为的活动的结果,通过对行政规则的理解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抽象行政行为。
2020.04.16 233
-
行政不作为的特点是什么
行政不作为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消极性行政不作为的消极性在主观上表现为行政主体对其行政职权的放弃,在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所承担的行政作为义务。 2、违法性违法性是行政不作为的本质特征
2021-07-06 15,340 -
行政不作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行政不作为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消极性行政不作为的消极性在主观上表现为行政主体对其行政职权的放弃,在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所承担的行政作为义务。 2、违法性违法性是行政不作为的本质特征
2021-07-07 15,340 -
行政的行政不作为的特征
1、违法性。违法性是行政不作为的本质特征。由于行政主体没有在法定期限或合理期限内履行其行政义务,所以,行政主体一旦被认定构成行政不作为,就意味着这种行政不作为必然违法,从理论上讲根本不存在合法的行政不
2021-04-13 15,340 -
行政不作为的行为特征有哪些?
1、行政不作为违法是单方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无需征得相对人的同意或认可,仅仅取决于行政机关单方的意思表示即可。 2、行政不作为违法是非要式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
2021-07-08 15,340
-
01:03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特征是什么
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体有下面几个特征: 第一,从属法律性。指的是不论哪个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的授权范围以及法定程序; 第二,裁量性。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可以根据相对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自由裁量; 第三,单
7,336 2022.04.15 -
00:58
派出所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吗
派出所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以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一般会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以及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6,255 2022.05.11 -
01:10
探视权的特点有哪些
探视权,通常指的是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的与其未成年子女联系、探望、会面、交往和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视权利的时间和方式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当协议不成时,一般由人民法院判决。 探视权的特点有: 1、探视权的权利主体是针对夫妻
50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