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抚养费应该如何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法院判决后对方支付抚养费的,如果仍不履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不须另行起诉。一般法院会从对方的银行中直接进行划拨,就是去当时判决生效做出的法院。不过以此为由提醒对方,要求其支付就可以。 2、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 3、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并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出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之合理要求。 4、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以财抵物。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育费。但经查实,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生活所需,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这种情况是不予准许。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夫妻双方是通过自愿协议离婚的,在离婚协议中应该包含了孩子抚养费支付的安排,所以此种情况下,索要孩子抚养费,以协商为主,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可以依据离婚协议向另一方索要孩子抚养费,如果不成,则可以向法院起诉索要孩子抚养费。 另外,直接抚养孩子一方也可以根据离婚调解书或离婚判决书中关于孩子抚养费的条款,向另一方索要孩子抚养费,如果不成,则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一方不给抚养费该如何办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在离婚时应当就孩子的抚养费相关事宜达成协议,无法达成协议的,将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离婚后,一方不承担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不给付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不随着
2022.02.21 931 -
抚养费赢了官司不给钱应该如何办
抚养费赢了官司不给钱的办法: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根据相关规定,对拒不履行履行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中有关子女抚养义务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2021.03.10 118 -
离婚后老公不给抚养费应该如何办
您好,依据我国相关民事法律规定,父母子女关系并不因为离婚而消除,父亲依然享有对子女的权利义务,不支付抚养费用的行为违法相关法律规定。您首先可以与孩子的父亲进行协商,让其按时支付合理数额的抚养费用;如果无法协商一致,您还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
2022.04.12 378
-
抚养费不给应该如何办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如果不给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相当困
2022-09-04 15,340 -
离婚抚养费不给应该如何办
如果一方不执行的是中约定应给付的,另一方是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而必须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五条规定:“享
2022-08-31 15,340 -
离婚抚养费不给应该如何办?
抚养费不给怎么办,那么双方后,如果一方拒绝支付呢,可以向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支付费。如果双方是通过诉讼判决离婚的,判决书中确定了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可以向法院申请强执行即可以。目前我国强制执行的力度也比较大
2022-09-01 15,340 -
小孩抚养费不给应该如何办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如果不给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相当困难
2022-08-24 15,340
-
00:58
父母离婚后不给抚养费该如何处理父母离婚后不给抚养费的话,子女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讨要抚养费: 第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与父母协商的方式,说服对方按照约定给付抚养费。 第二种方式就是通过第三人介入调解的方式,通过第三人说服父母给付抚养费。 第三种方式就是起诉的方式。需要注意,如
474 2022.04.25 -
01:02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该如何解决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一方不给付抚养费用的话,另一方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解决抚养费纠纷: 首先,另一方可以不付抚养费用的一方进行协商,请求对方按照离婚协议或者离婚判决的规定,支付相应的费用。 其次,如果对方仍然拒绝支付费用,当事人就可
574 2022.10.08 -
01:10
离婚不给抚养费如何起诉离婚不给抚养费起诉的流程规定如下: 1、原告向法院起诉,递交起诉状等立案材料; 2、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予以立案。对于不符合立案的,应当做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3、法院受理之后双方当事人取得相应的诉讼地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
630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