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故意的程度怎么区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很多犯罪的犯罪分子的犯罪心态都是直接故意,对于直接故意的罪犯行审判的时候,是需要注意其程序问题。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事立法的一般性、形式性和概括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将事实上影响行为人直接故意程度的所有因素全部纳入其中。立法上不能作出规定,并不代表司法上不应考虑。如果法律条文的内容是形式性的,那么司法判断则应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思考过程,要把关涉到具体行为和具体行为人的、具有裁量意义的事实作出实质与形式的判断;刑事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一个一般的、抽象的行为准则和裁判规范,追求的是一般正义,刑事司法的目标应当是制定出针对具体行为和行为人的最公正、最有效的刑事判决,追求的是个别正义。 刑事司法的性质决定了它有能力把决定行为人直接故意程度的事实因素予以考虑;刑事司法的目标决定了它应当把这些事实因素予以考虑,因为,对持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故意的不同行为人处以与其直接故意程度成正比的刑罚,既是刑罚公正和刑罚平等的体现,也是实现刑罚个别化、以有效教育改造行为人的需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通过下列因素确定直接故意的承担: 1.客观危害。作为认定直接故意程度的最重要因素的地位不能动摇,这是限制国家刑罚权、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 2.行为人的事实年龄。行为人的年龄越大,他的年龄对直接故意程度的影响就应该越小;反之,就应该越大。 3.被害人的同意。被害人的同意,是指权利主体对他人以一定方式侵害自己所享有权利的有效允许。 4.由于被害人过错而引起的行为人的情绪状况。
应该对刑事责任能力不同的人进行直接故意程度的区分。如法律规定将未成年人、不完全的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犯罪设定了从宽处罚原则,因为这些主体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犯罪意识或者意志相对于一般犯罪者有所减弱,其直接故意的程度也相对较弱,这种对直接故意程度的区分可以对犯罪主体进行普遍与特殊的分辨,可以帮助刑罚处理更为合理,是对人权的一种保障举措。
-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的区别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从行为人的认识因素看: 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犯罪的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
2020.02.29 224 -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
2020.09.14 310 -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二者有以下区别:1、从行为人的认识因素看,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显然不同;2、从行为人的意志因素看,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有所不同;3、从特定危害结果看,对于是否发生特定危
2022.04.12 4,078
-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量刑幅度上有区别吗?
从法律上讲,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都属于故意犯罪。从法律的规定上看,如犯罪杀人罪的只要构成故意犯罪,无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在量刑上没有区别的。rrr例如一个人开枪杀人,本来是想把一个人杀死的,但是,
2022-10-21 15,340 -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
2023-03-06 15,340 -
直接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体包括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
2021-08-10 15,340 -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有什么
区别: ( 1)在意识因素方面。行为人对危害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确定性认识有所不同。直接故意既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也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间接故意只能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不
2022-05-15 15,340
-
00:59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刑法中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体来说,两者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存在差别。 在
2,304 2022.04.15 -
00:58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间接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 1、两者在认识因素上有一定的区别,两者虽然都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认识因素上不同。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
1,299 2022.04.17 -
00:52
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的区别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的区别,一般有以下的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直接代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代理并且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代理。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表明被代理人身份,其法律后果先由代理人承担再转移给被代理人的一
3,4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