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监控的证据如何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评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1.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要有证据链互相印证,否则一般不能作为证据 2.保证书“白纸黑字”难否认,让当事人写下保证书 3.当事人在公开场合拍摄的录像及照片,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4.为了取得证据,而侵入第三住宅,是侵权行为,当然取得的证据不具备合法性。但如果在自己家取证,不存在此种问题。 5.在宾馆通过监控录像拍摄的、破门而入在他人家中拍摄的都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6.当事人自己偷录采集,并不需要告知对方。当事人采集的录音中,对方对其外遇行为予以认可,那么该未经修改的录音资料可以作为证据向法院提交 7.取证目的已达到,却又另行对第三人的人身或精神进行侮辱,则又构成了侵权行为 8.安放录音或录像设备是在自己家里进行偷拍偷录,不构成侵权。但如果是安放在第三人办公室或家中,法院对监控的证据认定则就不具备合法性。 9.通过法律禁止出售的窃听设备获得的证据就不具备合法性,因为收集证据的手段就不合法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院对赌博证据的认定如下:收缴的赌资、赌具、赌博记录等实物照片、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等证明发生行为的证据;证明为了营利而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证据;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赌博犯罪的证据。
-
法院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如何认定
(一)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证据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 (三)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四)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 (五)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
2020.09.04 217 -
法院对证据的认定是什么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
2020.11.07 408 -
非法监控如何定罪
非法监控可能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1、在客体上,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2、在客观方面,本罪表现为犯罪嫌疑人具有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主要包括两
2022.04.27 1,342
-
法院对监控取得的证据认定标准是什么?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评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1.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要有证据链互相印证,否则一般不能作为证据 2.保证书“白纸黑字”难否认,让当事人写下保证书
2022-07-30 15,340 -
自己装的监控取得的有效吗?法院对监控的证据认定标准是哪些?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评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1.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要有证据链互相印证,否则一般不能作为证据 2.保证书“白纸黑字”难否认,让当事人写下保证书
2022-07-28 15,340 -
法院对录音证据的认定是如何认定的?
1.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 2.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3.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
2022-07-07 15,340 -
法院对于证据证据的认定
如果被告对原告出示的证据表示怀疑,法院将结合其他证据和审理情况,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相关性进行审查,然后进行认定:1。经法院审查,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和相关性的,法院将依法受理证据,依法认定被告异议
2021-12-01 15,340
-
01:14
实际控制人法律上如何认定
有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规定,一般常见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等文件中。简单概括,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被认定为“可以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同时可以被认定为是公司的实
8,810 2022.04.15 -
01:15
监控录像算离婚证据吗
严格意义上,监控录像当然能够作为离婚的证据。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视听资料属于民事诉讼中证据的一种类型。而监控录像,就是视听资料的典型代表。但是,离婚诉讼中,视听资料不一定能够作为有效的证据。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人在收集视听资料,也就
1,971 2022.04.17 -
01:03
自行委托的鉴定法院如何认定
自行委托的鉴定,只要对方无法对该鉴定提出异议,那么法院就会使用该鉴定作为有效证据。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出具的鉴定意见,属于法定八种证据种类之一。但是当事人自行委托的鉴定意见,其证明力可能受到对方当事人的证据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影响。 依照最高
2,24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