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不当得利反诉方进行举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对其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根据《证据规则》的规定,不当得利案件遵循的也应是谁主张谁举证,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的原则。 在此案件中,原告已经提交了从自己的银行账户转账到被告账户四万元的证据,并根据原告方提交的庭审笔录,被告亦对这笔款项予以确认,并明确表示和原告不相识。此外,被告还承认汇入款项的账户是其自己的账号。根据证据规则,原告已经完成了举证责任。 根据上述分析,没有合法依据是一个消极事实,不当得利证明责任的分配中,没有合法根据属于消极的事实,应当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从公平的角度看,被告收到原告给付的利益,应当说明其接受给付的依据。同时,能证明收受利益原因的相关证据多在被告的控制之中,从离证据远近的角度看,也应当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 相反,原告无法证明给付没有合法依据,因此不应当承担证明给付没有合法依据的举证责任。相反,被告所要主张的自己因原告的给付而取得收益是有合法依据的,被告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来证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当得利举证包括: (一)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 (二)他方受有损失是指因一定的事实,使他人的财产总额减少。若仅有一方获利而无他方受损,则不能构成不当得利。此处的损失,既包括财产的减少,也包括财产的消极减少。财产的积极减少,是指现存财产的减少。财产的消极减少,是指财产本应增加而未能增加。 (三)不当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条件。 (四)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指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根据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原告自应对不当得利的自己受损失、他方受利益及自己受损失与他方受利益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举证,此举证责任的分配方式均无异议,但对受益系没有法律上的依据由谁举证则颇有争议。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之当事人(原告),对不当得利请求权成立要件应负举证责任。
-
起诉被告不当得利该怎么举证
原告应当证明给付事实和给付原因,并就无法律上原因之给付承担举证责任。原告若仅能证明给付事实但不能证明给付发生错误原因的,应由原告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风险。给付原因属于其他诉由的,应向原告释明按其他诉由诉讼。
2024.05.04 24 -
不当得利的被告怎么举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根据《证
2024.05.18 12 -
不当得利所得要怎么进行返还
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 ①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②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2024.06.07 18
-
不当得利在证人证明时如何进行举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
2022-08-10 15,340 -
不当得利反诉的举证程序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
2022-08-01 15,340 -
2022年起诉被告不当得利如何举证
原告应当证明给付事实和给付原因,并就无法律上原因之给付承担举证责任。原告若仅能证明给付事实但不能证明给付发生错误原因的,应由原告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风险。给付原因属于其他诉由的,应向原告释明按其他诉由诉
2022-12-03 15,340 -
在外地如何进行不当得利诉讼?
1. 属于不当得利的情况。 2. 原告方已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方归还不当得利。 3. 建议您咨询律师以获取详细的诉讼信息,如需了解具体细节,请及时联系。
2025-01-18 15,340
-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78 2022.12.11 -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74 2022.04.17 -
01:07
专利如何转让企业买进专利或者股东采用专利来入股的,都涉及到专利转让。专利转让包括了专利申请权转让和专利权转让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转让的专利有没有授权。 转让专利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专利转让之前,受让人要核实清楚转让的专利的法律状态,
6,83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