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借条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书写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哪天往外借的钱,借条就写哪一天。有些人往外借钱的时候,当时不打借条,而是事后补借条,并且把日期倒签回原来的日期,当天往外借钱,现场就写借条是最稳妥的。(二)抬头是“借条”,而不是“”或“收条”,你是往外借钱,是借,而不是因为买卖事由欠你的钱,所以要让别人打借条,更有甚至,别人打的条,连看也不看,只以为关系好,回到家一看,借钱的人打的竟是“收条”,到底是谁借谁的钱?所以千万不要马虎。(三)如果写明还款日期的钱,建议你到期之日起两年内起诉,或者催要以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当然,催要你要有催要过的证据。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钱,一般会支持最长二十年的诉讼时效,但这也是一般,并非绝对,所以建议还是要争取两年诉讼时效期内主张权利或催要。(四)如果你们之间约定了利息,最好在借条上说明,因为无约定利息往往视为没有利息。但注意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利息的四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九十六条定义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一百九十七条合同形式及主要条款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写借条注意事项: 1、别把借条写成欠条; 2、注意写双方约定的利息和利率; 3、须注明借款用途; 4、注意写清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全名; 5、注意应表述清楚明确,没有歧义。
借款时宜写“借条”,不宜写“欠条”。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而欠收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实际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关系。因此借款时宜写“借条”,而不宜写“欠条”,以省去诉讼中解释“欠”款原因、用途的举证责任。借款时双方约定的利率宜写入借条中,实践中有不少债主误解民间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头约定,而没有写进借条中。事实上,法律规定民间借款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约定利息。
-
-
写借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写借条的注意事项如下: 1、借据应由借款人手写,但应注意书写规范,借条打印件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容易伪造。借款人应同时按手印签名。借款人的信息必须写清楚身份证号码,并要求借款人在书写借据时提供原件进行核对; 2、贷款发生的日期必须写清楚,最好
2022.04.14 259 -
写借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写借条的注意事项有,借条的当事人均需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借条的意思表示要真实合法;以及借条需具备借款的数额、币种、还款期限、方式等重要内容。
2021.04.29 111
-
写借条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如果别人给你写欠条,应该当你面让他写,不然到法庭上对方说欠条不是他写的就惨了。 2.如果你还想要回这笔钱,最好2年内起诉,因为胜诉期是2年的,过了2年再去起诉,法院是不会受理的。
2022-08-22 15,340 -
借条的写写哪些注意事项
写的时候需要注意借“入”、借“出”不分的情况;注意此“还”,非彼“还”;无约定还款时间的借款,可在二十年内的任何时候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一旦主张权利,便即使起算两年的诉讼时效。超过银行同期同类利率四倍以
2022-08-29 15,340 -
借条写借条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字迹清晰、无涂改的手写借条,并附上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身份信息; 二、尽量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借款,并保留好转账凭证; 三、不要图方便写成欠条,欠条只表明当事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不能直接
2022-07-02 15,340 -
写借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写借条的注意事项有:写清楚借贷人姓名、借款金额(本外币)、利息、还款时间、违约(延迟偿还)金、纠纷处理方式,以及债务人的姓名(身份证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最好能够留下借款人身份证复印件,为日后可能发
2022-05-29 15,340
-
01:10
写起诉书有哪些注意事项起诉书也就是起诉状,在民事案件中,标题一般是“民事起诉状”。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并按顺序写成:1、原告的身份信息。原告是个人的,应当写明原告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原告方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
3,723 2022.04.15 -
01:04
交房注意事项有哪些交房注意事项有: 1、签订合同时,要检查出卖人的房产证明以及有效身份证明,确认出卖人身份无误; 2、查看是否有商品房开发的法定手续,包括:立项批准、规划许可、土地使用权证书、施工许可、商品房预售许可、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和商品房使用说明书等;
7,90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