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将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案件移送审查起诉的条件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安机关将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的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立案侦查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第一百六十条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关于移送审查起诉的规定是: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
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有: 1、所侵害的利益客体不同: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 2、具体的罪名不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有: (一)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罪。 (二)叛变、叛逃罪。 (三)间谍、资敌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有: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二)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 (三)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 (四)以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对象的犯罪。 (五)过失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
-
人民检察院移送公安机关审查起诉的案件
对于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的,认为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公安机关会把全部卷宗材料、证据以及辩护律师意见一同移送检察院。
2020.03.15 1,088 -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四要件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客体要件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其本质特征表现为不特定性,这类犯罪对其侵害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事前往往无法预料和控制。如果行为人的犯罪行为
2020.04.18 143
-
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的职权?
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
2022-02-15 15,340 -
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能否撤回?
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是可以撤回起诉的,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如果案件存在已过追诉有效期、犯罪情节较轻等情形,可以撤销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2021-03-21 15,340 -
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怎么处理
移送审查起诉的性质是很严重的,因为涉嫌构成犯罪公安机关才会移送审查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
2021-09-30 15,340 -
公安机关对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有哪些限制条件?
移送审查起诉的规定是,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内对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15天。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明,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刑事
2021-11-06 15,340
-
01:16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与量刑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即危害公共安全罪,在认定时,要严格掌握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要件。 对于用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之间的界限进行区分。如果犯罪分子使用危险方法,实施
1,049 2022.04.17 -
00:54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要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其他危险方法,是指放火、决水、爆
2,21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