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罪的认定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由于虐待行为所采取的方法,也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权利,因此,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本罪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家庭成员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成员构成: 1、由婚姻关系的形成而出现的最初的家庭成员,即丈夫和妻子。夫妻关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是最初的家庭关系,它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至于继父母与继子女间的关系,如果形成一种收养关系,则就成为家庭关系,它实质既为因收养关系而发生在家庭关系,也为因婚姻而发生的家庭关系。 2、由血缘关系而引起的家庭成员,这是由于血亲关系而产生的家庭成员,包括两类: 其一,由直系血亲关系而联系起来的父母、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以及祖父母、曾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他们之间不因成家立业,及经济上的分开而解除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 其二,由旁系血亲而联系起来的兄、弟、姐、妹、叔、伯姑、姨、舅等家庭成员,但是,他们之间随着成家立业且与原家庭经济上的分开,而丧失原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这里例外的是,原由旁系血亲抚养的,如原由兄姐抚养之弟妹,不因结婚而丧失原家庭成员的资格。 3、由收养关系而发生的家庭成员,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这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 4、在现实生活中,还经常出现一种既区别于收养关系、血亲关系,又区别于婚姻关系而发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某甲是位孤寡老人,生活无着落,乙丙夫妇见状而将甲领回去,自愿试行一种决非法律意义上的赡养义务。一经同意赡养,甲就成了乙丙家的一个家庭成员。只有基于上述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收养关系等方面取得家庭成员的身份,方能成为虐待罪之侵害对象,这也是此种犯罪行为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 1、要有对被害人肉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迫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方式而言,既包括积极的作为,如殴打、捆绑、禁闭、讽刺、谩骂、侮辱、限制自由、强迫超负荷劳动等,又包括消极的不作为,如有病不给治疗、不给吃饱饭、不给穿暖衣等,但构成本罪,不可能是纯粹的不作为。单纯的不给饭吃、不给衣穿或有病不给治疗,构成犯罪应是遗弃罪。就内容前言,既包括肉体的摧残,如冻饿、禁闭、有病不给治疗等,又包括精神上的迫害,如讽刺、谩骂、凌辱人格、限制自由等,不论其内容如何,也不论具方式怎样,是交替穿插进行,还是单独连续进行,都不影响本罪成立。 2、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这是构成本罪虐待行为的一个必要特征。偶尔的打骂、冻饿、赶出家门,不能认定为虐待行为。 3、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所渭“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不应以虐待罪论处。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等。虐待者都是具有一定的扶养义务,在经济上或者家庭地位中占一定优势的成员。非家庭成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故意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至于虐待的动机则是多种多样的,不论出于什么动机,都不影响定罪,但量刑时应予以考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满足下列条件会构成虐待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犯罪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由于虐待行为所采取的方法,也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权利,因此,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本罪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成员构成: 1.由婚姻关系的形成而出现的最初的家庭成员,即丈夫和妻子。 2.由血缘关系而引起的家庭成员。 3.由收养关系而发生的家庭成员,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 1.要有对被害人肉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迫害的行为。 2.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这是构成本罪虐待行为的一个必要特征。偶尔的打骂、冻饿、赶出家门,不能认定为虐待行为。 3.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故意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
-
构成虐待俘虏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虐待俘虏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军的俘虏管理制度。虐待俘虏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虐待俘虏,虐待俘虏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且主要是对俘虏有管理责任的军职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军职人员。虐待俘虏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0.12.20 192 -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虐待部属罪?
满足下列要件,构成虐待部属罪:即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滥用职权,对部属进行虐待,情节恶劣,致人重伤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官兵一致、平等相待的军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0.11.27 123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虐待部属罪?
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虐待部属罪: 1、主体条件:犯罪主体为处于领导岗位的军职人员; 2、主观条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条件:犯罪客体是我军官兵一致、平等相待的军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4、客观条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军职人员滥用职权,对部属
2020.03.28 112
-
虐待罪的概念是什么, 构成虐待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虐待罪如何处罚
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一)虐待罪的客体要件 虐待罪侵犯的客体是
2022-03-05 15,340 -
构成虐待俘虏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在战争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俘虏的情形,按照我国的对代俘虏情况是不杀俘虏、不虐待俘虏,这也是很多国家遵守的约定,来保证战争年代被抓战士的权利,也是体现人道主义的表现,在我国法规中对虐待俘虏有着一定的
2022-03-14 15,340 -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虐待俘虏罪
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虐待俘虏罪: 1、侵犯的客体是我军的俘虏管理制度。 2、行为人实施了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对俘虏有管理责任的人员,也可以是其他人员。 4、在主观方
2022-07-04 15,340 -
虐待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构成虐待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会怎么处罚
一、什么是虐待罪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
2022-03-14 15,340
-
01:06
重婚罪的认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
48,057 2022.04.17 -
01:17
累犯的认定是满足三个条件累犯的认定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累犯包括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其中,特别累犯触犯的前罪和后罪都是
16,537 2022.04.17 -
01:02
申请假释要满足什么条件申请假释要满足以下条件: 1、法定的对象。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法定的实质
971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