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为什么判缓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醉驾是一种对社会公众危害很大的行为,一旦发生事故的话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醉驾现在已经被归为危险驾驶罪,醉驾被逮捕之后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判缓刑。 缓刑只对酒精含量在120mg/100ml以下,无以下从重情节、且认罪的被告人适用: (1)造成他人重伤或者死亡,尚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 (2)在高速公路上醉酒驾驶的; (3)醉酒驾驶营运客车(公交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单位员工接送车、中(重)型货车等机动车的; (4)醉酒在城市道路上驾驶工程运输车的; (5)造成他人轻伤且负有主要责任的; (6)无驾驶汽车资格醉酒驾驶汽车的; (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汽车而驾驶的; (8)在被查处时逃跑,或者抗拒检查,或者让人顶替的; (9)在诉讼期间拒不到案或者逃跑的; (10)曾因酒后、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的。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醉驾300还判缓刑的原因: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可以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满后,犯罪分子没有犯新罪也未新发现犯罪的,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醉驾300为何还判缓刑
醉驾300判缓刑的原因是符合判缓刑的条件才能判缓刑。缓刑的条件有: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情形。
2020.09.26 216 -
醉驾不能判缓刑吗?醉驾判缓刑了?
行为人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若想被判缓刑,需要满足其法定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2020.06.24 233 -
醉驾判缓刑
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
2020.08.07 165
-
醉驾为什么不能判缓刑
醉驾,属于一般刑事犯罪,符合取保候审一般规定。只要交纳一定数量的取保候审保证金,或者找担保人就可以办理了,有时公安机关可能即让找担保人,又要交保证金,这是法律所允许的。取保候审条件具体规定如下: 《中
2022-08-02 15,340 -
单位会为什么醉驾判缓刑
醉驾已入刑,要被判处六个月以下拘役的,所以,无论判实刑还是缓刑,都较难对单位完全隐瞒。即使侥幸能够隐瞒一段时间,一旦被单位领导得知,会对当事人不利,因为多数人最痛恨被他人欺骗、被他人当作傻瓜对待。建议
2023-02-13 15,340 -
醉酒驾驶为什么不能判缓刑
醉驾是一种对社会公众危害很大的行为,一旦发生事故的话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醉驾现在已经被归为危险驾驶罪,醉驾被逮捕之后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判缓刑。 缓刑只对酒精含量在120mg/100ml以下,无以下从重
2022-07-17 15,340 -
醉驾判什么缓刑
酒精含量与行为意识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对于“醉酒”程度的认定并不以行为人的意识状态为依据,而是根据醉驾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进行确定是否属于“醉酒驾驶”。通过科学数据显示,因酒后驾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是
2022-07-25 15,340
-
01:11
醉驾300为什么还判缓刑
醉驾行为人被测试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300毫升,也能被判处缓刑。具体原因如下:醉驾的行为人只构成了危险驾驶罪,并未触犯其他刑法规定。这时候,法院依法判处行为人拘役这一项处罚。因此,行为人当然能够被判处缓刑。也就是说,醉驾的行为人也能够适用
5,958 2022.04.17 -
01:04
醉驾什么情况下可以判缓刑
醉驾符合以下情况,就可以适用缓刑: 1、醉酒驾驶的行为人已经被判处拘役的刑罚; 2、醉酒驾驶的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较为轻微,而且客观上有悔罪的表现,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 3、对于醉驾的行为人宣告缓刑的话,对行为人所居住的社区并没有重大的不良影响
2,941 2022.04.17 -
00:54
醉驾判缓刑后怎么执行
醉驾被判缓刑之后,行为人将会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服刑。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刑法第75条的规定。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缓刑的行为人,应当遵守以下的要求: 1、守法并且服从执行机关的要求; 2、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 3、遵守执
5,34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