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建筑工程欠款合同纠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和解 和解是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妥协与让步并达成协议,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2.调解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 3.仲裁 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作出裁决,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4.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遇到建筑工程合同欠款纠纷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如果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或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然后要求优先受偿。 或者承包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发包方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如果法院判决了发包方还不支付工程款的,承包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1、和解。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2、调解。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 3、仲裁。自愿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作出裁决,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4、诉讼。
-
建筑工程欠款纠纷如何处理?
建筑工程欠款纠纷的解决:拖欠工程款应找劳动或司法部门,如公安局、人民法院等。在项目法人出资方出资到位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只应将项目法人作为被告。法律规定,施工单位拖欠工人或其他劳动者工资的,受害人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0.04.16 162 -
建筑工程建筑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处理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下:当事人可以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进行和解,和解不成可请第三方加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根据建设工程合同的约定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仍未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1.02.02 240 -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建筑工程的合同纠纷可以按下列方式进行处理: 1、可以由承包人和发包人自行协商处理; 2、可以根据双方订立的仲裁协议依法申请仲裁; 3、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调解或判决。
2020.10.19 189
-
如何处理建筑工程欠款纠纷
建设部和劳动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第7条规定:“企业应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第12条规定:“工程总承包企业不得
2022-03-27 15,340 -
如何处理建建筑工程合同纠纷?
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专属管辖的案件有以下三种:第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因继承遗产纠
2022-09-01 15,340 -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1、严格招投标和承发包程序,优选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工程分包和转包。 2、建设前期加强立项管理,打足投资,保证归口使用资金80%以上存入银行,专款专用。 3、加强合同和信息管理,签定协议尽量采用规范的合
2022-05-24 15,340 -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1、严格招投标和承发包程序,优选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工程分包和转包。 2、建设前期加强立项管理,打足投资,保证归口使用资金80%以上存入银行,专款专用。 3、加强合同和信息管理,签定协议尽量采用规范的合
2022-05-19 15,340
-
01:02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建筑行业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关系复杂,存在许多的疑难问题。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资质挂靠现象突出,非法转包现象突出,资金管理漏洞突出等。以挂靠产生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为
939 2022.04.17 -
01:03
建材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建筑行业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关系复杂,存在许多的疑难问题。例如常见的非法转包。非法转包就是指的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又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转让给第3人,转让人退出现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
1,030 2022.04.17 -
01:18
建筑工程欠款纠纷如何解决
建筑工程欠款纠纷的解决:拖欠工程款应找劳动或司法部门,如公安局、人民法院等。在项目法人出资方出资到位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只应将项目法人作为被告。法律规定,施工单位拖欠工人或其他劳动者工资的,受害人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686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