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取证适用的方法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律师解答 高空抛物取证方式主要有调取周围的监控录像、寻找目击者等。如果能顺利找到侵权人,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高空抛物这样取证: 1.可以寻找附近的监控录像,或者是寻求公司和相关的店铺为自己证明; 2.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物管处理高空抛物的方式是:及时检查坠物信息、坠物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可以选择报警处理。高空坠物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所涉事楼层住户均需承担连带补偿责任。
-
高空抛物罪有哪些
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可能会以高空抛物罪、故意伤害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其他犯罪论处。行为人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05.17 136 -
高空抛物高空抛物
一般情况下,二楼及以上向下抛弃物品,均属于高空抛物行为;当然,若只有一层,单该层建筑格外的高,从高处向下抛物行为,亦属于高空抛物。因此,高空抛物无法明确的说是几楼以上,属于高空抛物,应当认定从高处向下抛物,即属于高空抛物行为。
2021.03.29 1,189 -
高空抛物和高空坠物的区别有哪些
1、坠物没有人的意识,坠落时无人知道或者不能控制。 2、坠物案件中,无法证明自己不存在侵权行为的相关人承担的是赔偿责任。而抛物案件中,无法证明自己不存在侵权行为的相关人承担的是补偿责任。因此,责任的大小和数额的大小均有较大差异。 3、高空抛
2021.03.06 522
-
高空抛物取证方式都有哪些
高空抛物这样取证: 1.可以寻找附近的监控录像,或者是寻求公司和相关的店铺为自己证明; 2.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
2023-08-05 15,340 -
高空抛物适用哪些原则
高空抛物适用公平责任原则,找不到负责人的情况下采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根据这一法规,同一楼内的邻居向外面高空抛物砸到了行人或车辆,如果查不出来究竟是哪一个人造成的这个损害,就只能让有可能造成损害的居民共
2022-11-16 15,340 -
高空抛物采用什么方法取证
高空抛物这样取证: 1.可以寻找附近的监控录像,或者是寻求公司和相关的店铺为自己证明; 2.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
2023-08-09 15,340 -
高空抛物取证手续有哪些
高空抛物取证方式主要有调取周围的监控录像、寻找目击者等。如果能顺利找到侵权人,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
2023-10-06 15,340
-
00:46
高空抛物罪判几年高空抛物罪,是指行为人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高空抛物罪的判刑规定为: 1、行为人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构成高空抛物罪,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行为人构成高空抛物
1,281 2022.10.08 -
00:59
高空抛物属于什么的罪高空抛物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一般定高空抛物罪。高空抛物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扰乱公共秩序罪。高空抛物罪,是指行为人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高空抛物行为,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
6,064 2022.10.04 -
01:15
高空抛物罪怎么判刑高空抛物罪,是指行为人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关于准确认定高空抛物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指出,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应当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
799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