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界碑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界碑、界桩是在我国与邻国接壤地区设置的用以划分两国疆界线的标志物。它涉及到两国领土范围的问题,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破坏,否则,就有可能引起两国间的领土纠纷,给国家和人民在政治上造成重大损失,这一点是本罪与一般破坏公私财物罪的主要区别。 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国家边境界碑、界桩的行为。这里,所谓破坏行为,主要是指捣毁、盗窃、拆除、损坏、掩埋、移动位置,等等。不论采取什么方法,只要使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都应视作破坏行为。本罪的行为对象必须是国家国境的界碑、界桩。国家边境上的界碑、界桩,是标志国家领土范围的标记,它既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根据条约规定埋设的,还可以是按照历史形成的管辖范围埋设的。至于界碑、界桩的具体形式如木桩、铁桩、石碑,等等,均在所不问。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中国人,也可以是外国人。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界碑、界桩而故意加以破坏。至于犯罪动机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是为了贪财,有的是为了泄愤,有的是为了报复私仇进行栽赃陷害等,不同的动机对成立本罪不发生影响,但是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过失破坏国家边境界桩、界碑的,不能构成本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破坏界桩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如下: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对象仅限于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国家边境界碑、界桩的行为。主体是一般犯罪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破坏界碑、界桩罪是指明知是国家设立在边境上的界碑、界桩而故意加以破坏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故意破坏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或者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爆炸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
爆炸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应为: 1、本罪在主观方面一般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20.01.10 196 -
放火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
放火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为: 1、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20.02.16 503 -
强迫卖血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和主观构成要件
强迫卖血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失都不能构成本罪。强迫卖血罪的客观构成要件是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的行为。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2.26 156
-
破坏界碑、界桩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界碑、界桩是在我国与邻国接壤地区设置的用以划分两国疆界线的标志物。它涉及到两国领土范围的问题,任何人不得擅自移
2022-11-16 15,340 -
破坏界碑罪罪名的构成要件与客观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界碑、界桩是在我国与邻国接壤地区设置的用以划分两国疆界线的标志物。它涉及到两国领土范围的问题,任何人不得擅自移
2022-10-13 15,340 -
破坏界碑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界碑、界桩是在我国与邻国接壤地区设置的用以划分两国疆界线的标志物。它涉及到两国领土范围的问题,任何人不得擅自移
2022-10-12 15,340 -
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界碑、界桩是在我国与邻国接壤地区设置的用以划分两国疆界线的标志物。它涉及到两国领土范围的问题,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
2022-10-03 15,340
-
01:26
破坏界碑界桩罪构成要件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知是国家设立在边境上的界碑、界桩,仍然故意加以破坏的,就构成了破坏界碑、界桩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破坏界碑、界桩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的
1,204 2022.04.17 -
01:11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构成要件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指个人或单位故意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污染或破坏环境资源,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触犯刑法并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它是1997年新刑法增设的一类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
2,868 2022.05.11 -
01:29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包庇罪,是行为人在明知对方为犯罪分子,但仍向司法部门提供虚假证明或证据,以此为犯罪分子掩盖罪行,或帮助犯罪分子隐匿、销毁罪证、湮灭罪迹,使得犯罪分子可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在刑法,包庇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
2,21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