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措施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票据丧失之后可以采用的救济手段包括挂失止付;公示催告;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票据法》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二条 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三条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 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 本法所称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票据丧失之后可以采用的救济手段包括挂失止付;公示催告;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票据法》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手段有:挂失止付,是指失票人通知付款人丢失票据,收到通知的付款人暂停支付的一种方式;公示催告,宣传催告是失票人在失票后向法院申请宣告票据无效,是票据权利与票据分离的制度;普通诉讼,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3日内,或者在票据丧失后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手段有哪些
1、挂失止付。挂失止付是指失票人将丧失票据的情况通知付款人,并由接收通知的付款人暂停支付的一种方式。 2、公示催告。公示催告是失票人在失票后向法院申请宣告票据无效,是票据权利与票据相分离的一种制度。 3、普通诉讼。《票据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
2020.05.30 199 -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方式有哪些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方式如下: 1、挂失止付,挂失止付是指失票人通知付款人丢失票据,接到通知的付款人暂停支付的一种方式; 2、公示催告,宣传催告是失票人在失票后向法院申请宣告票据无效,是票据权利与票据分离的制度; 3、普通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
2022.04.16 1,809 -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手段是哪些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手段如下: 1、挂失止付。挂失止付是指失票人将丧失票据的情况通知付款人,并由接收通知的付款人暂停支付的一种方式; 2、公示催告。公示催告是失票人在失票后向法院申请宣告票据无效,是票据权利与票据相分离的一种制度; 3、普通诉讼
2022.11.07 359
-
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银行汇票、支票、本票的持票人在发生票据被盗、遗失、或丧失后应采取那些补救措施呢我国《票据法》及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都做了相应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主
2022-03-08 15,340 -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手段有哪些?
票据丧失之后可以采用的救济手段包括挂失止付;公示催告;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票据法》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2023-06-16 15,340 -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手段
1、挂失止付 挂失止付是指失票人将丧失票据的情况通知付款人,并由接收通知的付款人暂停支付的一种方式。 2、公示催告 公示催告是失票人在失票后向法院申请宣告票据无效,是票据权利与票据相分离的一种制度。
2023-02-24 15,340 -
承兑汇票丧失的补救措施
银行承兑汇票丧失后的补救措施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无论是采取哪一种补救措施,均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必须有丧失银行承兑汇票的事实; 2、失票人必须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
2022-03-29 15,340
-
01:19
反担保措施有哪些
反担保是第三人为借钱人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时,为了保证将来承担保证责任后对借钱人偿清权的实现,而要求借钱人提供的担保。 主借钱人可以向第三人提供如下类型的反担保措施: 1、借钱人个人不动产所有权的抵押,不动产抵押,一般针对的是以不动产为抵押标的
1,312 2022.04.17 -
01:14
减少光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减少光污染的措施如下:1、避免不必要和过强的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发布了许多涉及道路、各类体育场馆(足球、网球、游泳、冰上运动等)、广告等照明标准的文件;2、使用合格的照明设备。即使用能够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照明设备。灯具不应发出朝天的光、亮庹
11,280 2022.01.26 -
01:27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 1、卫生行政复议; 2、卫生行政诉讼; 3、国家赔偿。 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
7,04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