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什么意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这句话不准确<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我国的公司法所称的公司都是"有限",这里说的就是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的含义。区别于无限责任。有限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的责任都仅仅是向公司的出资,包括两层含义:①如果公司出现经济纠纷需要赔偿,或者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破产,股东的损失仅限于投资,不涉及个人和家庭其它财产。这是对出资人的保护。(而承担无限责任的,其个人和家庭其它财产也承担连带责任)②这里所说的出资不是实际出资,而是认缴的出资,也就是股东承诺的出资,写在章程里、在工商局登记的数额,即使出资没有完全到位,也要按照当初承诺的数额承担责任,不足的要追缴到位,这又体现了诚信原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是有限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是以认缴出资额承担公司债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股东可以以公司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吗
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是存在例外情况的,若是有股东滥用法人的资格,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使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股东对于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020.10.17 538 -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是什么意思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由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公司类型。其中的出资人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是自然人。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特征是:
2022.07.19 17,810 -
其他责任有限公司是什么意思
这是公司登记时的一种类型划分而已。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国有独资公司以外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根据公司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的条件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按股份比例享受收益,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
2020.02.12 876
-
有限公司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是什么意思
你这句话不准确<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
2022-10-09 15,340 -
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的责任是什么意思
你这句话不准确<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
2022-10-10 15,340 -
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什么意思
我国的公司法所称的公司都是"有限",这里说的就是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的含义。区别于无限责任。有限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的责任都仅仅是向公司的出资,包括两层含义: 1、如果公
2022-10-09 15,340 -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首先,法人是与自然人相区别的一类民事主体,法人不是人,是法律拟制的人,是能够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经济组织。因此,您所说的法人实际上就是指该公司。其次,股东根据法律规定以及公司章程规定依法可以成
2022-03-20 15,340
-
01:46
有限公司破产股东承担什么责任
首先,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公司破产后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其投资额为限,如果股东不存在虚假出资、欠缴出资和转移公司财产等行为的,就不用对于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企业破产后对于债务的解决有三个步骤:1、成立专门的清算组,
2,889 2021.04.25 -
01:09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由其经营行为决定,例如经营过程中发生负债的,应当承担债务责任;经营过程中涉嫌非法经营、欺诈消费者的,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和对消费者的经济赔偿责任;经营过程中涉嫌犯罪行为的,单位负责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等等。 一
9,793 2022.05.11 -
00:57
公司的监事承担什么责任
公司的监事承担的责任,具体如下: 1、检查公司财务; 2、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 3、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议; 5、向股东会议提出提案
1,046 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