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上户口没有结婚证行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申请随父落户的非婚生育无户口人员,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二)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在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向该助产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向拟落户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无户口人员或者其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领结婚证生了孩子,孩子是可以上户口的。到户籍所在地或者生育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缴纳社会抚养费,并保存好缴费的收据。缴费后,携带相关的材料和缴费证明,就可以到孩子父亲或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未领结婚证生了孩子,孩子是可以上户口的。到户籍所在地或者生育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缴纳社会抚养费,并保存好缴费的收据。缴费后,携带相关的材料和缴费证明,就可以到孩子父亲或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
没结婚新生儿怎么上户口
没结婚生的孩子也可以上户口,带着孩子的出生证明和父母双方的身份证,去母亲的户口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报户口。未婚出生的孩子原则上户口是跟随母亲的,如果要户口跟随父亲,需要提供双方亲子关系的证明材料,还需要填写书面说明。
2021.04.19 183 -
新生儿上户口需要结婚证吗
1、分具体情况,婚生子女上户口需结婚证,非婚生子女上户口需出生医学证明、父母户口本、非婚生育说明才能上户口 2、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后,需要到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新生儿上户口可以到爸爸的派出所户口所在地,也可以到妈妈的户口所在地
2020.08.24 817 -
新生儿需要上户口吗新生儿户口怎么上
新生儿上户口需要出生证明、父母的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一般由新生儿的父母或者其他近亲属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申请人将相关申请材料就近递交至派出所户籍室;户籍民警对相关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符合要求无需函调的,受理登记,之后可以将
2020.03.26 405
-
新生儿上户口结婚证行吗?
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2022-08-15 15,340 -
没有结婚证新生儿能上户口吗
可以,但会被罚款。 第一、新生儿在出生60天内(各地政策不同,有些地方不一定是60天),拿着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父母双方身份证(妈妈不去要提供妈妈授权爸爸签字的委托书)以及出生脚印纸,到医院办理出生医学
2022-05-23 15,340 -
没有结婚证新生儿可以上户口吗?
可以,但会被罚款。新生儿在出生60天内,拿着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父母双方身份证(妈妈不去要提供妈妈授权爸爸签字的委托书)以及出生脚印纸,到医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现在都是机打的了,一定看清楚相关的证件号是
2022-05-29 15,340 -
新生儿没有结婚证可以上户口吗
现在要做的流程: 1.先到本人生小孩的医院、让医院补开一张《出生证明》。 2.再拿着本人的户口本以及身份证到本人户口所在地计划生育部门交罚款、交了罚款计生部门会开一张《征收社会抚养费收据》给自己。 3
2022-07-05 15,340
-
01:12
集体户口怎么给新生儿上户口
集体户口给新生儿上户口的方式如下:夫妻双方一方为家庭户口、一方为单位集体户口的,所生子女应当随家庭户口一方申报出生登记。父母均是集体户新生儿可自由选择随父随母落户。对夫妻双方均为单位集体户口的,应当将户口迁至合法固定住所后,再办理子女出生登
3,479 2022.05.11 -
01:10
没户口本能领结婚证吗
没户口本可以凭户籍证明领取结婚证。开具户籍证明需要当事人亲自向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户籍科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户籍证明效力与户口本相同,可用于办理结婚登记。另外,领取结婚证的流程如下:1、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男女双方的身份证、
6,888 2022.05.11 -
01:00
新生儿入户怎么办理户口
新生儿农合报销比例是:如果符合国家规定生产的可以报销,顺产定额500元,如果没有超过500元就按照实际发生费用报销。剖宫产患者按照一般住院补偿,乡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为100元,补偿比例为85%;县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为400元,补偿比例为70%;
1,1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