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补生育津贴违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未缴纳生育保险费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生育津贴;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的,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解决方法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仲裁协议;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和证据材料,申请立案; 2、仲裁机构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3、仲裁机构开庭审理; 4、仲裁机构进行调解; 5、调解不成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案件法院起诉流程如下: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给双方发传票,通知开庭时间。 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 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判决。
-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吗?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的,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解决方法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
2021.09.21 92 -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合法吗
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2020.09.02 218 -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这种做法违法吗?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生育津贴。
2020.10.13 90
-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的公司违法吗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 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2022-11-14 15,340 -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吗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2022-07-06 15,340 -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是违法的吗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的,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解决方法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2022-10-19 15,340 -
公司不补生育保险和补办生育津贴违法吗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 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2023-06-05 15,340
-
00:58
怎么领生育津贴领生育津贴,一般有以下的四个步骤,具体如下:1、产后3个月内把材料交女方单位人力资源部;2、填写《申领生育津贴人员信息登记表》并由单位盖章;3、个人执此表到爱人单位盖章并双方本人签字,返还女方单位;4、女方单位每月5日-25日报社保申报,资
12,032 2022.04.17 -
00:51
男方有生育险可以领生育津贴吗男方有生育险不可以领生育津贴。只有女方在没有生育保险使用男方的生育保险的情况下,女方可以用男方的生育险领取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
11,237 2022.04.17 -
00:54
公司不发高温补贴算违法吗公司不发高温补贴的,属于违法行为。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因此,公司在高温的天气安排劳动者进行工作,
3,6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