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代替考试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认定代替考试罪的标准如下: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侵犯了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益; 3、主观方面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八十四之一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认定代替考试罪的标准如下: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侵犯了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益; 3、主观方面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认定代替考试罪的标准如下: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侵犯了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益; 3、主观方面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
怎么认定是否构成代替考试罪
认定代替考试罪的标准如下: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侵犯了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益; 3、主观方面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2020.03.28 158 -
怎样认定是否构成代替考试罪
代替考试罪的认定: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4、侵犯的客体为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益。
2020.07.08 134 -
如何认定代替考试罪?
构成代替考试罪的认定标准: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为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
2020.08.27 282
-
如何认定代替考试罪:替考生考试是否构成代替考试罪
构成替代考试罪的认定标准: 1、主要要素: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素:故意主观; 3、客观要素:客观上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4、对象要求:对象是国家考试的正常秩
2021-12-31 15,340 -
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代替考试罪
认定代替考试罪的标准如下: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侵犯了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益; 3、主观方面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
2022-11-27 15,340 -
代替考试罪怎样构成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目前刑法未予列明具体包含哪些考试,最高人民法院也尚未出台司法解释予以说明。但据统计,“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有十几种
2022-08-21 15,340 -
代替考试罪构成要件()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代替考试行为入刑,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后新增加一条,规定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代替他人或者
2022-07-20 15,340
-
00:55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替人顶罪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帮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顶替犯罪的人欺骗司法机关的,构成包庇罪。这里的“明知”,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被窝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况,以及行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
3,608 2022.05.11 -
01:09
如何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922 2022.10.08 -
01:07
犯重婚罪是如何认定的
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下面四个要件,就构成了重婚罪: 第一,犯罪嫌疑人属于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具体包括两类:一是明知道他人有配有,虽然自己未婚,仍然与他人结婚的;二是自己已经结婚并且没有离婚,却仍然与他人再次结婚的
9,26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