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直接故意杀人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直接怎么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 2、客观要件(1)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 (2)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 (3)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 3、主体要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间接故意杀人的,也会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分子会被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直接故意杀人罪的处罚规定是: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犯罪情节,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
直接故意杀人罪怎么认定
直接故意杀人罪认定要件:犯罪主体年满14岁即可构成本罪,特殊情况下年满12岁也可以构成本罪;主观上为故意即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客观方面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2020.08.12 138 -
什么是直接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020.06.29 147 -
什么是直接故意杀人罪?
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概念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2020.06.22 138
-
直接故意杀人罪
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
2022-07-08 15,340 -
如何区分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一种。刑法理论将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类型,有助于实务界认识故意犯罪在主观方面的复杂情况。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由于认识
2022-03-22 15,340 -
直接故意杀人罪怎么立案
直接故意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量刑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断。如果行为人犯罪未遂或者有自首、坦白、立功情节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
2022-07-03 15,340 -
直接故意杀人罪怎么处罚
直接故意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量刑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断。如果行为人犯罪未遂或者有自首、坦白、立功情节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
2022-05-12 15,340
-
00:52
间接故意杀人罪怎么判刑刑法中没有间接故意杀人罪这个罪名,故意杀人的,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判刑具体如下: 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621 2022.09.24 -
01:07
故意杀人罪怎么判故意杀人罪,指的是行为人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根据《刑法》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针对情节较轻的,按刑法有关规定,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犯罪嫌疑
1,440 2022.04.17 -
01:10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的认定主要有: 1、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
1,347 2022.09.06